-
2015年全球新船訂單量預測:或同比約下降30%
2015/4/29 8:3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統計,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造船業新接訂單量為562萬CGT,同比下降65%;訂單總額約為120億美元,同比下降67%。 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韓國進根據統計,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造船業新接訂單量為562萬CGT,同比下降65%;訂單總額約為120億美元,同比下降67%。
據造船海洋日刊消息,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YangJong-Seo最近發表報告表示,201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接訂單量呈現大幅下降趨勢,在海洋工程裝備市場下滑及油價下降帶來的環保船舶需求下滑情況下,跌幅逐步擴大。
他表示,一季度末,Clarkson新造船價指數133點,環比前一季度末下降5點。其中散貨船(船型船廠買賣)新造船價指數為142點,呈現大幅下降趨勢,2014年下半年,與市況相比,新造船價格保持相對穩定,不過,隨著造船廠手持訂單量下降,新造船價也將隨之較快下跌。
Yang稱,今年第一季度,散貨船訂單量呈現下滑趨勢,商船、海洋裝置等其他領域也都遇到困難,只有油輪及LNG船訂單呈現增長。
今年截至3月,在韓國造船業訂單量中,只有LNG船呈現增長趨勢,除了LNG船以外,大部分船舶訂單都呈現下降趨勢。尤其是,海洋工程裝備和散貨船情況更為嚴重。在集裝箱船(船型船廠買賣)領域,10000TEU級以上超大型的訂單量增長10.2%,不過,全部集裝箱船訂單量卻下降9.6%。
根據估計,同期韓國造船產業的訂單量為231萬CGT,訂單總額約為50億美元,分別同比下降49%、52%。
他還分析未來韓國造船業因散貨船新造市場的嚴重下滑,韓中日三國之間的競爭可能日益激烈,雖然預計即將有部分LNG船新造項目,但鑒于最近數年的新造情況,在以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大規模訂單。
與此同時,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的復蘇也難以期待,甚至綠色船舶的需求也萎縮,在這樣的不利因素之下,2015年的訂單量及訂單總額可能都同比下降。
進入今年之后,韓國造船業獲得油輪、大型集裝箱船等訂單,不過情況十分艱難,韓國預計在今年的訂單量為950萬CGT,同比約下降24%;訂單總額為230億美元,同比約下降30%。這是從2013年的464億美元下降到2014年的327億美元之后,連續2年呈現的下降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