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深圳LED照明行業前景分析
2015/4/29 8:32: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悉,深圳LED產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勢頭一起,整個行業呈現爆炸式發展,幾乎一下子占據了全國LED產業的半壁江山。據統計,截至目前,深圳規模LED企業約據悉,深圳LED產業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勢頭一起,整個行業呈現爆炸式發展,幾乎一下子占據了全國LED產業的半壁江山。據統計,截至目前,深圳規模LED企業約有4000家,約占全國LED企業數量30%。深圳是國內最大的LED封裝和LED顯示屏生產基地,以電子產業基地為導向,在LED驅動電路設計、智能化、光學設計領域實力雄厚,產品多以LED商業照明和公共照明為主。
筆者在走訪時了解到,相對于佛山、中山等照明企業集聚地區,深圳大型的傳統照明企業數量略有不及,但卻擁有大量中小新興照明企業。據悉,面對行業困境,深圳企業對LED照明行業的前景仍然抱有十分樂觀的看法,不少企業對市場已經有十分清晰的定位和規劃,這為深圳整片地區的LED企業帶來一股活躍的氣息。
2015,危和機并存的一年
從企業集聚來看,深圳LED企業分布在上游襯底材料、外延片,中游芯片,到下游封裝、應用及配套材料、加工及檢測設備等各個環節,已形成了國內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并在產業鏈中下游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
據不完全統計,深圳LED企業中,應用產品企業、封裝企業、配套企業各約占33%,外延芯片等中上游企業約占l%。其中99%以上仍為中小企業,并且大部分為民營企業,分布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而活躍的民營企業恰是推動深圳LED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的保證。
“2015年,對于深圳LED企業,是危和機并存的一年。”深圳市通普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志誠介紹說,“大家對LED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以及用戶對高品質產品逐步提出了一定要求,而深圳大部分的企業本身都是做外貿的,產品的品質很容易滿足國內高性價比的需求。”
歐陽志誠還強調:“今年國內市場經濟復蘇,對于做外貿強的深圳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好的機遇,但企業要把單品優勢發揮出來,就像通普科技,有優勢的是LED玉米燈和T8燈管,在國外市場目前來說銷售情況比較好一點,但是同樣來說,如果能進一步體現出產品的性價比,在國內市場還是會走俏。”
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從這個角度來說,預計政府在節能環保方面的力度會加大,勢必會帶來新的市場機遇。深圳珈偉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節能環保產業中典型的一員。珈偉股份副總裁劉小雄對此表示:“這種機遇不是井噴式的,是循序漸進式的增長,這種機遇是否能抓住,要看企業在過去幾年里做了哪些充足的準備和積累。”
劉小雄一直看好LED行業的發展前景,因為發展LED能夠減少碳排放量,滿足節能環保的需求。他認為深圳是個創新的城市,深圳企業具備敢打敢拼、勇于創新的特性,并且一直在追求變革和創新。“這種通過深圳企業和市場大環境所釋放出來的機遇,反而顯得更加有潛力。”劉小雄說。
人才齊聚,注重品質和創造
深圳光脈電子有限公司是深圳封裝企業的佼佼者,總經理葉光凱向筆者介紹說:“深圳LED企業反應快、彈性大,和傳統照明企業相比,渠道建設沒有那么完善,但是供應鏈和技術能力是相對比較強的。同時,深圳是一個創業天堂,擁有很多LED封裝公司,所以從2012年開始,行業內一直傳出企業倒閉、并購的消息。”
葉光凱指出,深圳LED企業有其自身優勢:第一,深圳企業總體的產品質量好,對于打造品牌有很大優勢;第二,深圳企業具有技術優勢,因為深圳是中國對外的LED行業技術前沿,技術集中度最高,很多技術企業會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第三,深圳具備人才優勢,技術研發的人才比較集中,各方面專業人才也比較齊全;第四,深圳LED企業不管是上游、中游或下游,產業鏈發展都已經非常成熟。
基于這四大優勢,葉光凱認為,深圳LED企業要把產品做到“高、精、尖”,要從創造的角度來思考,而不僅僅是制造。此外,深圳LED企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高,不管是人才成本還是管理成本,因此深圳要和其他區域實現資源互補,這才是深圳LED企業今后走出去的優勢。
差異化發展,光學設計突出
據統計,2014年深圳規模以上電子制造業產品產值達到13829億元,同比增長10.9%。歐陽志誠表示,深圳大多數企業都是做電子類產品,而LED照明是一個電子化的照明產品,所以深圳企業在電子類產品的穩定性、性能的把握上有極大的優勢,尤其在光源類產品有其特殊優勢。
“深圳電子產業的發達使得深圳LED產業在產品的電路設計、光學設計方面具有比較大的優勢,在出光角度及智能化等方面理解比較精準。”深圳市東升達來照明實業有限公司執行總監華樂認為,光學設計是深圳LED企業的另一大法寶。
深圳LED光源類產品具有差異化的優勢
據華樂介紹,深圳照明應用企業主要以LED燈管、筒燈、射燈等工程渠道流通產品為主,在照明產品的工程應用中,經常會同時選用幾個不同的廠商產品,要求產品各個接口一致化標準化,企業在進行產品設計時對產品的結構、電器連接方式、光學設計等方面的通用性考慮較多,因此也就抑制了工程類產品的差異化發展。“深圳LED產品設計偏向于模組化、智能化、人性化等主要特色,與‘珠中江’區域流通類裝飾類產品注重差異化發展略有不同。”華樂補充道。
出口依賴度高,品牌打造難
雖然深圳LED企業擁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基礎,但目前還存在一些發展瓶頸。深圳市銳拓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營銷總監王軍強指出,深圳LED企業出口轉內銷很困難,主要表現在:第一,深圳企業渠道單一,多以外銷和自身的隱形渠道為主要營銷策略,缺少傳統渠道;第二,一些企業大多以OEM、出口等為主,缺少國內市場開發的經驗,對開發市場的資源配置不夠;第三,成品企業比例不高,產品市場存在局限性,銷售通路具有較大的局限性;第四,因為出口企業的產品基本定位在中高端,與中山地區的燈具相比沒有價格優勢。
出口轉內銷是深圳LED企業的最大發展瓶頸
對此,歐陽志誠也表示,“因為深圳大部分企業都是工廠型的企業,與傳統照明企業相比,對國內照明應用市場了解不夠深入;其次,部分企業沒有結合具體的環境對產品本身進行分析,例如對LED這種系統化的產品線理解也有待加強。”
資源整合,抱團互補
在幾千家企業競爭的“紅海”市場中單打獨斗,無不考驗著一個企業的真正實力。中國企業的思維方式習慣于“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往往對聯合的方式不太感冒。但在LED新興市場中,對于許多只有“零基礎”的中小企業而言,摸著石頭過河有時不如借助“巨人”的肩膀,會在發展的道路上少走不少彎路。
劉小雄分析,“資源整合從可操作的層面來講,應該是各企業之間在某一細分領域做精做細,由幾個有影響力的企業來統籌深圳的企業做聯盟。一些企業聯盟在實施過程中,因為各個企業有它自身的需求,導致在合作的過程中都不能抱著一種開放的態度,使得抱團合作在執行中非常有局限性,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根據目前的市場環境,劉小雄認為,應該由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成立聯盟,可以由負責這一領域的科創委等來召集深圳有影響力的企業去做這方面的聯盟,對各自企業的產品定位上做出重新的布局,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
劉小雄希望基于開放的心態,在產品上有競爭力有特色的企業出來,和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有影響力的企業聯合形成產品互補、市場互補。
保守or激進,引發行業激辯
對于深圳LED企業是采取保守還是激進的問題上,歐陽志誠認為,關鍵看企業本身的實力和發展狀態,如果企業本身是有實力的,而且它的方向是很明確的,可以做一些大的動作去推廣,或者在渠道方面做一些推廣活動。對于深圳LED企業而言,它是屬于制造類型的,那就要謹慎看待國內市場。
“首先對國內市場要有自己的理解,其次要把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分析出來,到底是要以單品取勝,還是集中于某個細分領域”。歐陽志誠認為,這才是深圳照明企業目前需要思考的話題。
劉小雄也表示,如果單一從保守或者激進的角度來判斷深圳LED企業,這是不正確的。
“從目前整個市場環境來看,放眼到全球,其實海外市場如歐美、日韓還是很活躍的,對于出口型為主的企業并且在海外有一定的渠道和市場基礎的,今年他們的訂單還是很充裕。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們有加大投入的跡象,這種投入是多方面的,有新產品的研發、人員的招聘,包括海外市場的加大,從這個角度而言,可能有一些新的投入,相比過去兩年還會更多。”劉小雄介紹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