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甘肅省第一季度農業生產形勢情況分析
2015/4/29 8:32: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調研情況來看越冬作物長勢良好,冬小麥和冬油菜一類苗基本上都占到了播種面積的50%以上,但是隨著氣溫回升,農作物病蟲害也將逐漸進入高發期,各地應及時做好病蟲一.越冬作物苗情較好
根據調研情況來看越冬作物長勢良好,冬小麥和冬油菜一類苗基本上都占到了播種面積的50%以上,但是隨著氣溫回升,農作物病蟲害也將逐漸進入高發期,各地應及時做好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工作。
二.設施蔬菜發展較快
2000年以來,張掖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措施,通過財政補貼、協調婦女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等具體措施辦法,千方百計加大扶持力度。充分調動了農民從事設施農業的積極性。目前,張掖設施農業栽培產業已由農民自發分散的生產經營狀態,進入規模化、有組織、多形式、上檔次的規范性發展階段。2014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2.98萬畝,其中: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4.75萬畝,較2013年增加2.15萬畝。
武威市通過黨政推動、政策扶持、科技支撐等措施強力推進,以設施蔬菜為主的蔬菜產業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規模迅速擴大。2014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63.9萬畝,其中:日光溫室等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7.9萬畝,較2013年增加2.03萬畝。
天水市新增早春蔬菜2萬畝,新建設施大棚1.5萬畝。截止目前,已完成早春蔬菜種植面積24.4萬畝。全市共籌集資金950萬元用于發展設施蔬菜。秦州區在天水鎮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棚、統一管理的模式,建設雙層鋼架大棚;甘谷、武山兩縣大力推進國家級渭河川道設施蔬菜示范區建設。
三.畜牧業業發展迅速
近年來,張掖市以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農牧民收入為目標,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為抓手,搶抓國家加大對牛羊產業扶持的政策機遇和市場機遇,引導養殖企業、養殖戶通過建小區、擴基地、育龍頭、樹品牌等措施,加快規模養殖步伐,促進牛羊主導產業發展,拉動產業擴量提質增效。截止去年4月份,全市建成規模化牛羊養殖小區478個,牛羊養殖及加工企業46個。
武威市按照“擴量、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狠抓擴欄進畜、標準化規模養殖、良種推廣、動物防疫等重點工作,大力發展以暖棚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畜牧業生產平穩發展。2014年全市新建養殖場(小區)358個,新創建省級標準化示范場9個,新發展規模養殖戶1.22萬戶。大力發展人工種草和秸稈飼料化利用,人工種草面積72.43萬畝,秸稈綜合利用199.94萬噸、秸稈利用率達78.13%。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嚴格落實“五禁”規定,草原植被蓋度達42.81%。
天水市各縣區普遍重視畜牧業標準化生產,將其作為發展現代畜牧業的重要抓手,并列入年終目標管理。在政策、項目、人員安排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傾斜,進一步加大了扶持的服務力度,規范了標準化生產,有力的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去年投資建設的100個標準化養殖小區,有力的推動了畜牧業的發展。
定西市通渭縣堅持走“以種促養、以養帶種”、千家萬戶“小群體、大規模”與養殖專業村相結合的路子,以畜產品深加工和資金投入為突破口,以加快設施畜牧業發展為重點,狠抓基礎母畜擴群、品種改良、草產業開發、動物疫病防控各項工作。
四.春耕備耕進展順利
全省各地農資市場貨源充足,品種齊全,進銷兩旺,市場價格較為平穩。預計全省春耕春播需要化肥約230萬噸,農膜約5.5萬噸,農藥3000多噸。目前,全省各地已調進的農資數量約占春耕需求量的75%左右。
張掖市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逐步落實防旱保墑技術,春耕農用物資儲備充分。截止目前,全市儲備調運化肥22.31萬噸、農膜6408噸、農藥143噸,小麥、玉米等作物良種2萬噸,全市春耕備耕工作呈現良好勢頭。
武威市為保證春耕生產需要,各級主管部門密切配合,保障“農資綠色通道”暢通,做好了化肥、種子、農藥、農膜的調運儲備,全力保障春耕農資需求。預計今年市春播共需化肥21萬噸、籽種7650萬公斤、農膜1.81萬噸、農藥1010噸。至目前,全市已陸續到位。
天水市組織農技人員協同氣象、供銷部門進行大范圍摸底調查,掌握了春播種植意向的各種農資貨源、價格以及農民購買意向,科學預測了春播農資需求情況。預計化肥總需量20萬標噸,農膜8000噸、農藥240噸、玉米雜交種262萬公斤。各縣區同時集中力量整頓了農資市場秩序,為春耕生產順利進行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目前各種農資已基本準備到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