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線房企爭霸上海灘 土地市場將持續走高
2015/4/30 8:33:1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4月23日——4月24日,上海共推出13幅地塊,值得注意的是23日推出的三幅重磅地塊,其中兩幅來自閘北,三地塊起始總價144億元,總額創年內之最。在過去的一季4月23日——4月24日,上海共推出13幅地塊,值得注意的是23日推出的三幅重磅地塊,其中兩幅來自閘北,三地塊起始總價144億元,總額創年內之最。
在過去的一季度,上海土地出讓總面積為261.9萬平米,同比下降66.8%;土地出讓金收入為327.3億元,同比下降55.4%,均出現明顯下降態勢。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部董事甘啟善告訴記者,今年一季度政府推出的土地面積減少很多,跟政府推地的進度和計劃有關,但可以看到推出的土地都可以賣掉,只是相對而言溢價率比較低。
戴德梁行中國區戰略研究部主管Shaun Brodie在接受采訪時指出,2014年市場出于調整期,全年商品房銷售額跌至4015億人民幣左右,很多開發商未能完成全年銷售目標,拿地預算自然也會有所調整。進入2015年后,政府不斷出臺刺激政策利好房市,房地產交易量也逐漸放大,開發商資金將會逐漸回籠,屆時土地市場必然會反彈。
在這一波行情中,二線房企的身影尤為醒目。隨著二三線城市庫存不斷攀高,風險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中型房企逐步進入一線城市,而動輒幾十億的投資也顯示出他們進軍一線的魄力和決心。
二線房企的逆襲
上海的土地市場從來不缺王者。
4月16日,名不見經傳的大名城(600094)以50.76億斬獲上海浦東新區唐鎮兩幅11萬方宅地,平均溢價率68.36%,平均樓面價達28803元/平方米,成為該區域單價地王。大名城打敗參與爭奪的保利、融創、金地、龍湖等多達30余家房企,一戰成名。
3月20日,華發股份(600325)聯合華潤以70.52億元競得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住宅辦公地塊,再次獲取上海門票。該地塊成交樓板價為34870元/平,溢價率16.23%
這是華發股份自去年進入上海市場以來第三次拿下高價地塊。去年9月華發股份以總價23.7億元奪得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版塊一宗熱門宅地,引發市場關注。該地塊樓板價超過2.5萬元/平方米,成交溢價89.9%。同年11月,華發股份以6.07億摘得楊浦區地塊,溢價46.62%,樓板價為33723元/平方米。
而在去年圣誕節期間的前灘爭奪戰中,格力地產和三湘股份接連刷新上海的土地出讓單價紀錄。2014年12月24日,格力地產、其全資子公司格力房產和上海弘翌投資合伙企業組成的聯合體,以30.64億元的總價競投獲得上海浦東前灘兩個居住地塊。下午三湘股份競得前灘一宅地,成交價格為18.61億元,樓板價為66629元/平方米,溢價率為114%。刷新上海土地單價紀錄。
大名城、華發股份、三湘股份,格力地產皆是營業收入不足百億的中型房企
大名城2014年營業收入53.8億元,同比增長83%,凈利潤為3.45,同比增長35.22%。2014年,華發股份實現年度營業收入71億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6.5億元,同比增長20.1%。三湘股份2014年營業收入12.7億元,同比減少54.24%,凈利潤為1.5億元,同比減少69.56%。
Shaun Brodie告訴《東地產》記者,從市場來看,二三線城市庫存不斷攀高,風險越來越大,一線城市則由于需求旺盛,抗風險能力很強,近期經濟形勢持續走緩,支持住房改善政策不斷出臺,一線城市也首先受益。雖然一線城市土地競爭激烈,價格昂貴,但相對于二三線城市利潤率仍能保證。
甘啟善在接受《東地產》采訪時指出: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二線開發商也在積極調整開發策略。在一線城市拿地,可以起到很好的品牌推廣作用,打響知名度,因此可以看到他們是比較積極進取的。目前他們的拿地價格沒有超出市場預期太多,相對理性,沒有顯得過分激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