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三大突破點分析
2015/5/6 8:33: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互聯網+”催生的智能家居行業需求仍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從目前情況看,仍要取得三大突破。突破一:需要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帶來爆款產品,充分激發用戶需求以被谷歌重路徑明確:單品——平臺——商業模式
“互聯網+”催生的智能家居行業需求仍處于爆發式增長的前夜,從目前情況看,仍要取得三大突破。
突破一:需要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帶來爆款產品,充分激發用戶需求
以被谷歌重金收購的Nest為例,其拳頭產品之一是智能溫控器,售價249美元。Nest智能溫控器有幾個特點:
蘋果基因,圓形設計;
學習型恒溫器,內臵多類型傳感器,可不間斷地監測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線以及恒溫器周圍的環境變化,并學習和記住用戶的日常作息習慣和溫度喜好,還可利用算法自動生成一個設臵方案;
支持聯網,可使用手機對其進行遠程遙控,支持iOS和Android設備。
這些特點都可以對用戶產生一定的吸引力,然而,我們認為Nest智能溫控器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它可以通過大數據處理,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方案,更有效地幫助家庭節約能源。美國家庭的供暖開支很高,這是用戶的痛點,Nest有效地改善了這一問題。
目前,制約國內智能家居產品的一大問題是,缺少能夠直擊用戶痛點的顛覆性應用。很多智能家居產品都在外觀設計、操作體驗、功能拓展等方面,比傳統家居產品有明顯的改進。然而,如果缺少顛覆性的技術,智能家居產品仍然難以與傳統家居產品形成質的差異。缺乏爆款,用戶也難以產生強烈的購買沖動。不論是海爾等傳統家電廠商,還是BAT等互聯網巨頭,都在進行各種嘗試,積極尋找爆款。
突破二:打造統一的運營平臺
2013年下半年以來,海爾、長虹、美的、TCL等大家電集團廠商先后發布智能家居或智慧家庭相關的發展戰略,而國內外的IT及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加入這一領域的爭奪。
海爾、美的、長虹等都在積極打造自己的智能應用控制平臺,爭奪在未來智能家居應用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例如,美的計劃投資30億元,在順德建造美的全球研發總部,作為未來美的智能家居孵化、研究基地,與美的智慧家居研究院、各研發中心等一起為美的智慧家居戰略保駕護航,同時未來3年研發累計投入150億元。
蘋果公司近期推出名為HomeKit的智能家居應用平臺。HomeKit希望打造一個統一的智能家居管理平臺,采用一種通用協議,將所有智能家居產品進行集中化的管理。蘋果在全球選擇合作伙伴,從而進一步推動智能家電控制的實現與推廣。目前的企業合作伙伴名單包括飛利浦、科銳、美滿電子、霍尼韋爾等全球頂級制造商以及海爾等優秀的中國家電制造商。
智能家居生態的構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訊網絡運營商、家用電子設備提供商、家電廠商、路由器供應商、服務提供商等多方共同努力,但目前由于短期盈利等因素制約,市場各主體多是單兵作戰,缺乏主導或承擔推動智能家居生態的領導者。目前多家企業都在搭建各自的運行平臺,而統一的平臺尚未出現,缺乏兼容并包的智能應用控制平臺和統一的物聯網標準協議,令智能家居生活體驗大打折扣。
突破三:商業模式重構
傳統家電專注硬件生產銷售,出貨價格成為決定盈利的關鍵因素,忽視后續的軟件、互聯網服務,缺乏對新生業態的研發投入和對用戶整體價值關注管理。
新的智能生態架構亟需構建,打造“終端+數據+內容+服務”的以用戶使用為核心的全周期性商業模式和增值盈利路徑。新的商業模式構建將是決定新生態發展質量和速度的關鍵所在。從大的方向看,BAT和海爾、美的等巨頭均處于摸索前期。未來如何盈利,產業鏈收益如何分配,都將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深入發展通過競合機制逐漸演變出來。
結合國內現在情況,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瓶頸未來有望根據以下路徑實現突破:
單品智能升級:未來一段時間,家電企業的業務中心在于將智能家居單品的用戶體驗做到極致,實現單品系統的智能聯網和遠程控制,操作簡單化,易用。同時,通過量產和市場普及,單品價格降到親民范圍,改變消費者使用與消費家電的方式。目前智能電視、智能空冰洗和部分小家電新品已持續涌現,極致改善和體驗成為關鍵。
走向集成:智能家居最終會走向集中控制,形成完整、統一的生態運行系統,這無論是從用戶、產業和企業的角度看,都是如此。而且,從技術的角度看,應該也是可行的。
而走向集成本身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關鍵步驟分別如下:
1、真正智能硬件出現
2、統一運行平臺構建
3、商業模式成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