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中國稀土行業發展中的幾個問題分析
2015/5/8 8:33:1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的“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提升開采、冶煉和應用的技術水平,堅持保護環境與節約資源,堅持總量控1.國務院頒布的《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的“加快轉變稀土行業發展方式,提升開采、冶煉和應用的技術水平,堅持保護環境與節約資源,堅持總量控制和優化存量,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技術先進、集約發展的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格局”,是我國稀土行業發展共同遵循的行動綱領和發展方針,必須正確理解,深刻領會,共同自覺地遵照執行。
2.必須正確認識和理解我國稀土資源的特點、地位和發開利用現狀,確定客觀正確的發展理念:一是中國稀土資源十分豐富,稀土配分齊全,具有長期的戰略優勢。“中國稀土資源面臨枯竭”的認識是毫無根據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要因地制宜,針對南、北稀土資源的不同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資源開發利用政策;要特別重視離子型稀土資源的分布特征、賦存狀態和儲量動態變化規律的研究;二是資源開采利用率低和破壞環境的粗放型管理現狀必須徹底改變;三是提高資源開采效率及利用率,是稀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稀土資源管理與政策的重點應放在大力推進綠色高效開采和強化資源管理的實效性;四是稀土資源開發的總量控制重點應該堅持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推動稀土的平衡利用,不斷開發與擴大稀土的應用領域,發展高端領域應用水平和避免浪費的原則。控制的實質是強化資源管理,目的是高效利用,擴大應用,提高應用水平。五是要重視鎢、鋯、鈦、磷等礦物開采過程中伴生稀土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支持清潔回收利用工藝技術的開發研究;既要抓好西瓜,也別漏了芝麻。
3.稀土冶煉分離產業的發展要以“保護環境、清潔生產、綜合利用、滿足市場”為主攻目標,充分注意稀土各元素的均衡生產和產銷平衡。充分利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通過維護平等的競爭環境,化解產能過剩,推進行業的集約化發展。盡量避免政府稀土管理部門對企業行為和市場行為的直接干預。行業準入政策要充分注意稀土冶煉分離的工藝技術特點,現有生產能力準入門檻不符合生產工藝實際。應重點設置環保、節能和清潔生產的門檻。對冶煉分離生產實行的指令性計劃,與市場距離太大,與準入制度不協調,實踐證明可行性很差,建議變指令為指導,由中國稀土行業協會根據市場變化制定指導性計劃。引導行業發展,規范企業行為,實施行業自律。政府做好制定政策法規,監督政策法規執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行使好裁判員的公平執法職責。
稀土冶煉分離的技術創新和攻關重點,要放到開發高效、清潔、環保的新型萃取分離體系和設備、高效低成本的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控制上。
4.稀土收儲要正確理解其目的和意義。所謂資源地儲備,概念本身就有歧義,既然稀土礦山開采國家實行嚴格的指令性計劃管理制度,所謂資源地儲備的提法就毫無意義;所謂企業儲備,完全是企業根據市場發展情況,企業自身追求經營效果的市場運作行為,并非提出實施戰略收儲的本意和出發點。2005年,業內有一些具有戰略眼光的專家,根據稀土產品市場發展的不平衡,離子型稀土開發利用中釔基重稀土大量過剩,價格過低,日本等國的客商通過各種渠道大量收儲的現實情況,向國家物資儲備部門提出對這些我國特有重稀土產品通過國家實施戰略收儲政策,保護和發揮我國中、重稀土資源和產品的優勢地位。這種儲備完全是從國家長遠利益出發的戰略行為,絕不是短期的市場行為。遺憾的是這一建議,沒有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正確理解,實施成為官商結合,操縱市場,操縱價格的壟斷行為,國家的儲備投入變成了某些企業流動資金。后果是稀土價格的過山車,嚴重傷害了稀土新材料和應用企業對稀土市場的信心。國家利益遭受損失!教訓深刻,應予深刻反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