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北京別墅成交量環比增長6成
2015/5/12 8:33:2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根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4月北京別墅市場共實現成交208套,成交面積6.3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61%、51%,同比也分別實現了53%、47%,根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4月北京別墅市場共實現成交208套,成交面積6.37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61%、51%,同比也分別實現了53%、47%,同時還創造了今年以來的月度成交新高。與此同時,4月北京別墅市場成交均價為35266元/平方米,環比上漲7%,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9%。
在連續低迷了3個月之后,進入4月北京別墅成交情況出現明顯起色,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這與政策導向對改善型需求的拉動不無相關。而對于改善型需求來說多屬二次置業,一部分會選擇在市區購置區位、配套、戶型更好的普宅產品,另一部分則會選擇環境優美的郊區低密度產品作為第二居所。因此隨著整體市場一手、二手成交的普遍回升,別墅市場回暖趨勢也愈發明顯。
而從成交特征來看,遠郊區域低總價“微別墅”產品占據了成交主流。根據亞豪機構數據統計顯示,4月200平方米以內的小戶型別墅共實現成交72套,占比35%位居各面積段之首;而從總價來看,500萬元以內的低總價產品表現活躍,成交占比為36%;另外從環線來看,六環以外成交占比高達半數以上。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相對于自住性質的改善需求來說,資金實力并不強,因此雖然有提升居住品質的要求,但是選擇空間相對較窄�;诳們r的限制,遠郊區縣的小面積低總價產品成為最優選擇,而由于這類產品多作為周末度假的第二居所或未來養老用途,因此遠郊的交通弊病對于購房決策的影響相對較小。而這一結構性特征也使得目前別墅市場成交均價仍處于低位水平。
4月1項目入市別墅供應依然低迷,低密別墅、高密自住房混合居住區將逐漸流行
從供應情況來看,4月北京別墅市場僅有旭輝御錦一個別墅項目入市,共新增別墅產品30套,預售許可面積6292平方米。而截至4月份,北京別墅市場新增供應僅4個項目,供應市場依然處于深度低迷期。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分析認為,別墅市場供應處低迷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首先是受到購買意愿低迷的限制,2015年1季度北京別墅成交創造了08年之后近7年來1季度成交新低,銷售的不利使得開發商不敢輕易推新;另一方面,雖然有部分改善型需求將關注點轉向別墅類產品,但大部分有置換需求的客群仍會選擇位置更對較好的普宅類產品,需求導向下,使得急于去化回款的開發商在推新時更加偏重普通住宅類產品,別墅產品多被“雪藏”。不過隨著別墅市場成交的進一步回升,需求關注度的不斷回漲,別墅項目推新的節奏也將逐漸加快。
從今年別墅市場供應來看,以當代旭輝墅為代表的新型社區類型開始萌生。與以往的別墅、洋房等低密度混合型居住社區不同,這類項目以低密度別墅與高密度自住房混合為特征。高姍認為,這是在土地達到溢價格上限競建自住房面積實施后催生出的一類新型產品組合。以當代旭輝墅為例,該項目住宅部分由商品住宅、自住房、公租房組成,僅13萬平方米的總建筑面積中,公租房占據2.5萬平方米、自住房占據6.9萬平方米,純商品住宅部分僅3.8萬平方米,而大量的保障型產品部分也使得純商品住宅部分成本高企,因此多數企業都會選擇做高保障房部分容積率,使得商品住宅部分占據低密度的優勢,從而與其售價相匹配的方式。而上述項目甚至在100平方米的產權面積之上做出200平方米的使用面積,也因此以36套的成交量占據了4月成交排行榜的榜首。
高姍認為,由于現在大量住宅用地在出讓時均因自住房面積間接推升了地價成本,因此13年、14年高價拿地的項目中規劃這類產品布局的也會比較多,預計未來這種低密別墅與高密自住房的混合型居住項目將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受此拉動,別墅產品供應也將逐漸出現回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