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新解讀:商品房亟待去“庫存” 存量房改保障房
2015/5/20 8:34: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商品房與保障房,一個價格高企,另一個專供保障,兩者性質、稅收、價格迥異。但如今,遭遇發展瓶頸的樓市在探索新解法,這兩者之間的通道正打開。記者在基層調查發現,江商品房與保障房,一個價格高企,另一個專供保障,兩者性質、稅收、價格迥異。但如今,遭遇發展瓶頸的樓市在探索新解法,這兩者之間的通道正打開。
記者在基層調查發現,江蘇、四川、山東、湖南等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存量商品房改為保障房:力求既能化解商品房的庫存,又能破解保障房的資金短缺問題。
不過,這種樓市新解法并非一帆風順,政府當“買家”如何化解尋租風險?開發商是否樂意?群眾能否受益?這些問題都引人關注。
難題并存:商品房亟待去“庫存”保障房融資困難
“去庫存”已是商品房市場的主基調。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仍然處于調整期,截至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65681萬平方米,比3月末增加682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加330萬平方米。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目前各地樓市分化仍在加劇,不同于一線城市成交創出“新高”,三四線城市成交量仍在下滑,跌幅達26%。這表明“三四線城市由于庫存高企、需求不足,仍然面臨去化難題。”
與此同時,資金日益成為保障房建設中的瓶頸。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不少地方配套資金落實困難,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的公租房和依托商業開發實施改造的棚改項目,二者的推進都受到影響。林區、墾區、獨立工礦區棚改配套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多,資金籌措壓力更大。
打通存量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對接通道,成為一劑藥方。國土資源部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期聯合發文,提出將符合條件的商品住房作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房源。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一些地方把城市的存量房改成保障房,可以把政府對困難群體的兜底和商品房存量的消化有機結合起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