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裝備引領中國制造 機器人產業最受益
2015/5/29 8:32:2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四大機器人企業巨頭,德國、瑞士各一家 歐洲工業基礎雄厚,德國KUKA、瑞士ABB在世界機器人四大企業中各占一席。為鞏固領先地位,歐盟不僅在“第七個框架計劃四大機器人企業巨頭,德國、瑞士各一家
歐洲工業基礎雄厚,德國KUKA、瑞士ABB在世界機器人四大企業中各占一席。為鞏固領先地位,歐盟不僅在“第七個框架計劃”和“地平線2020”項目中投入巨資用于機器人技術研發,還于2014年6月推出了全球最大的民用機器人研發計劃“SPARC”。
KUKA公司在2014年11月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發布第一款7軸輕型靈敏機器人LBRiiwa,該機器人具有突破性構造的7軸手臂,極高的靈敏度、靈活度、精確度和安全性,能夠與不同的機械系統組裝到一起,特別適用于柔性、靈活度和精準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如電子、醫藥、精密儀器等工業。
ABB擁有廣泛的產品線,包括全系列電力變壓器和配電變壓器,高、中、低壓開關柜產品,交流和直流輸配電系統,電力自動化系統,各種測量設備和傳感器,機器人軟硬件和仿真系統,高效節能的電機和傳動系統,電力質量、轉換和同步系統,保護電力系統安全的熔斷和開關設備。2014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ABB公司推出本土研發團隊參與設計的一款雙臂機器人YuMi,該種機器人具有視覺和觸覺,配備力傳感技術,在人機互動中保障操作人員的安全。
美國:工業機器人鼻祖,近年開始發力
作為科技強國,美國雖有造出世界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的榮耀,但由于當時對機器人前景看淡而沒能持續發展,終被日歐趕超。但是在2011年6月推出的“先進制造伙伴計劃”中,明確指出要通過發展機器人重振制造業。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和科技底蘊,近些年美國開始在機器人產業領域發力,百特、Adept等企業已有資本向傳統四大機器人企業發起挑戰。
中國要想在全球機器人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還需勤加修煉創新內功,堅持技術驅動。作為一種跨學科先進技術,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需要技術的突破,包括能源、材料、信息、生命科學及先進制造技術的支撐。
1)新型能源將有助于解決機器人的動力問題;2)新材料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機器人的性能;3)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對機器人的控制系統至關重要;4)生命科學的發展有望使仿生學更多地運用到機器人產業,從而推動機器人“從機器到人”的轉變;5)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則可解決結構復雜機器人的制造問題,有助于推動機器人的批量化生產和普及。
國內機器人的需求來自產業升級、機器換人等
1)國內多領域自動化依賴程度日益增加。伴隨著中國企業互相競爭提高生產率,對工廠自動化的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加,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內生需求刺激下,機器人進入更多領域。以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汽車等為代表的產業升級,對裝備化和智能化要求日益提高,是引入智能機器人的先發產業。另外,許多傳統產業都是機器人未來將大力拓展的市場,如家電、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
2)勞動力成本提高,機器換人潛力大。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一個原因是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由于年輕工人的態度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轉向其他行業,避免進入制造業,勞動力供給結構性短缺導致勞動力成本提高。另一個原因是政策驅動人力成本不斷上升,人均最低工資標準不斷上升,相反機械產品因技術進步而成本下降,人力成本和機器人價格一升一降提高后者經濟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