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巨頭接連陷入宕機漩渦 用戶信息安全隱憂加劇
2015/5/30 8:33: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5月28日上午,攜程旅行網官方網站突然陷入癱瘓,網頁和手機App均無法正常使用,隨后,28日17點開始,藝龍旅行首頁網也無法正常訪問,但網站其他頁面及功能暫5月28日上午,攜程旅行網官方網站突然陷入癱瘓,網頁和手機App均無法正常使用,隨后,28日17點開始,藝龍旅行首頁網也無法正常訪問,但網站其他頁面及功能暫時正常,大約在半小時后,藝龍首頁恢復正常訪問。而攜程直到28日約22時45分,攜程網及APP開始恢復正常服務。而就在前一天,支付寶因為光纖被挖斷部分用戶在2.5小時內無法正常使用。互聯網巨頭接連兩天陷入宕機的漩渦,用戶心中安全隱憂加劇。
攜程網絡癱瘓損失慘重
關于攜程網宕機,攜程官方回應稱:“5月28日11時09分,因攜程部分服務器遭到不明攻擊,導致官方網站及App暫時無法正常使用,目前正在緊急恢復,對用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 針對該故障,廣泛流傳的言論是:“攜程的數據庫可能遭到物理刪除,而這種攻擊來自內部。”
受此影響,攜程股價盤前暴跌11.67%,報72美元。而除了股價應聲大跌外,按照攜程一季度財報公布的數據,攜程宕機的損失為平均每小時106.48萬美元。目前攜程癱瘓已經7個小時,按此計算,攜程已經損失約5000萬元人民幣。
分析師稱,攜程方面服務器如不能及時修復,將繼續影響用戶預訂,很可能使其品牌影響力再打折扣。從長期而言,這樣的事件對攜程也是個打擊。
網絡安全現狀不容樂觀
根據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的《2014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報告》數據,中國網絡安全形勢不容樂觀,2014年CNCERT通報的漏洞事件達9068起,較2013年增長3倍。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國網站總量規模為364.7萬個,網民規模達6.49億,手機網民規模5.57 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7.9%。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相伴產生的新安全問題也層出不窮,基礎網絡和新型網絡產品帶來的漏洞風險日益上升。
在如今網絡上存有大量個人信息、交易信息等敏感信息的時代,安全問題再次籠罩到用戶頭上。
此次攜程事件對用戶的影響到底有多少?“如果真的是物理刪除,攜程就需要從備份中恢復數據庫,那至少有部分用戶的數據會被丟失,受影響的用戶數量取決于攜程的備份方案,如果備份方案的實時性不強,按照攜程的業務量,受到影響的用戶就會是大批量的。”卡巴斯基負責人表示。而支付寶事件對用戶的個人信息安全應該沒有影響,只是業務的使用受到了影響。
支付寶事件按官方的說法是光纖被挖斷,是一個意外,但對這種關鍵性應用需要幾個小時才能恢復,說明支付寶方面的數據中心架構存在問題,一個真正的‘異地雙活’架構只會讓很少的用戶受到影響,而且整個業務恢復的時間一般按分鐘計算,不會以小時計算。攜程的“內鬼”疑云和支付寶的外部電纜被挖斷,都是對于安全災難性事件的預防不夠。企業首先應做到嚴格的權限管理(內控)和災難預防,其次,需要做好備份在意外發生的最短時間內恢復。”
事實上,宕機事件時有發生。今年2月鐵路訂票網站癱瘓1小時;5月10日陌陌因網絡故障無法正常使用,第二天網頁也宣布骨干網絡受到攻擊。而2013年,微信因光纜被挖斷也曾經歷了7小時宕機。而網絡癱瘓不僅給用戶的使用帶來影響,也讓用戶心里蒙上了安全疑云。
聚焦網絡信息安全
業內人士分析稱,企業接二連三發生該類信息安全事故,實則就是國內互聯網企業極度漠視信息安全管理的表現。
對互聯網企業數據安全造成影響的不外乎黑客攻擊、斷電、硬件損耗、物理刪除等幾種可能,在現有的安全技術下,這些問題均有解決辦法,而之所以出問題,實則是企業對于網絡信息安全未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對于信息安全問題的極度漠視造成的。
中國企業并不真正重視數據安全,特別是用戶的數據安全。之前就有很多企業因為安全漏洞導致千萬級別的用戶信息泄露。但企業對漏洞修復并不真的很用心,或者對用戶也不夠坦誠。只有當攜程式災難事件發生時才會嚇一跳,同時整個公司開始忙得跳腳,因為這種破壞性事件發生后,企業就沒辦法運作了。
其實這些問題并不難解決,企業在定制一套信息安全解決方案防止外部攻擊外,內部的防范也不能大意,要嚴格內控制度,合理分配管理權限;其次是要有備份,還要測試備份方案是不是可以恢復并反復進行演練。
真正重視數據安全,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