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百城房價環比止跌 北上廣深樓市行情“紅火”
2015/6/2 8:33:2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6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5月全國百城房價指數。根據中指系統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5年5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6月1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5月全國百城房價指數。根據中指系統對100個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樣本調查數據,2015年5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10569元/平方米,環比由跌轉漲,上漲0.45%。從漲跌城市個數看,48個城市環比上漲,52個城市環比下跌。與上月相比,5月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增加9個,其中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8個,較上月增加2個;5月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減少8個,其中跌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17個,較上月增加3個。同比來看,全國100個城市住宅均價與2014年5月相比下跌3.73%,跌幅較上月收窄0.73個百分點。
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價為1914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99%,漲幅較上月擴大0.87個百分點;同比仍下跌,但跌幅收窄1.13個百分點,至2.33%。一線城市漲幅尤為明顯。據中指院數據,深圳、上海房價分別環比上漲2.68%和2.32%,領跑全國。北京、廣州分別上漲0.18%和0.15%。
整體來看,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出臺促需求、穩消費政策助力下,部分城市樓市迎來“紅五月”,百城價格指數環比止跌,同比跌幅收窄。
32省市區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
事實上,今年以來,全國32個省市區均對住房公積金政策進行了調整。此輪各地政策調整,主要以提高貸款額度、放寬住房套數認定標準、降低首付比例等為主要內容。與此同時,伴隨央行降息,公積金貸款利率也隨之下調。
在此輪公積金政策調整中,上浮貸款額度成為許多地方的主要手段。北京規定首套自住房最高可申請120萬元的公積金貸款額度。上海將購買首套自主房個人和家庭公積金貸款上限分別上調至50萬元、100萬元。浙江杭州最高貸款額度由8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陜西寶雞由30萬元調整至40萬元。
直接降低購房首付比例也是各地政策調整的主要內容。北京、浙江、福建等地首套房的公積金貸款首付款最低可到兩成。江蘇各城市的最低首付比例都下調至40%-45%。云南對于首次申請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降低至20%。
此外,不少地方公積金政策也放寬了對已有住房套數的限制,以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北京“認房不認貸”,對擁有一套房已結清貸款再買二套自住房的,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30%。云南二套房首付比例也下調至30%。廣西規定職工購買、建造自有產權住房的,不論其房屋套數及貸款次數,均可提取住房公積金。
還有各地正在陸續調整的公積金貸款利率。5月11日起,隨央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后,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緊接著宣布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調整后,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為3.75%,達到歷史最低點。
一二線城市樓市行情“紅火”
5月份不少城市樓市出現了“紅火”行情。據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顯示,僅5月前24天,54個城市住宅簽約總量達194909套,環比上漲8.3%,其中一二線城市漲幅尤其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5月30日,北京市二手住宅網簽量為16215套,比4月份同期回落5.68%,同比增138.00%,全月網簽量預計將不超16500套;網簽面積144.89萬平方米,比4月份同期回落5.65%,比去年同期增長132.87%。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5月26日,深圳共賣了16118套房,其中新房5017套,環比漲23.24%,二手房再破萬套,環比漲6.23%。值得一提的是,一二手房成交同比去年5月均翻番。數據顯示,近兩個月時間,深圳部分熱點區域,比如前海、龍華、寶中的房價飆升近40%。5月中的一個星期,深圳共有9個項目入市,推售套數為2475套,所有的項目均銷售過80%,其中銷售過九成的項目有5個,全部售罄的項目有2個。
5月23、24日,深圳的三個樓盤同時開盤,1600余套房源推出,7000多人到場選房,4小時內銷售一空,總成交額超過80億。幾千人搶幾百套房,類似的搶房大戰近一個月以來在深圳連連上演。
據“陽光家緣”公布數據顯示,4月廣州二手住宅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面積分別達5620套和45.61萬平方米,環比3月分別大漲41.7%和41.9%,其中,天河、海珠、越秀、荔灣等四個中心城區,在4月共錄得二手住宅成交量和成交面積分別達2944套和19.91萬平方米,環比3月分別上升47.4%和46.5%,成交量和成交面積環比增幅均跑贏大市整體水平。
據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數據顯示,5月,上海一手商品房成交面積達到142.6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4.8%,創年內新高。也是09年以來成交量最高的5月。
不過,在整體回暖情況下,目前仍處于限購的北上廣深四個城市房地產市場卻出現分化狀態。市場調研結果顯示,北京、上海供需關系已進入相對平衡期,深圳市場供不應求,而廣州則面臨庫存高企的壓力。
另外媒體報道,杭州、天津、南京、濟南等二線城市樓市也多有熱銷樓盤涌現。
今年以來,杭州市場商品房的成交一直不錯,截止2015年5月31日23時,5月杭州十城區共成交12920套,其中主城區共成交5852套,余杭區共成交5059套,蕭山區共成交2009套。相比4月杭州十城區成交11436套環比增12.98%,其中主城區環比增17.53%,余杭區環比增10.60%,蕭山區環比增6.69%。
據官方統計,5月份濟南新建商品住宅網簽量超過8000套,同比上漲167%。據官方統計,5月天津新房成交套數達11315套,環比大漲27.4%。成交均價11716元/平方米,環比漲7.6%,同比漲幅達到30.4%。成交面積1245515平,環比漲幅31.3%。
樓市回暖趨勢明朗 后市房價上揚概率增大
業內人士分析,除寬松性房地產調控政策托市效應逐步釋放外,股市溢出資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拉動一線城市樓市交易量的推手,投資性需求入市現象有所增多。而隨著成交量回升,后市房價上揚概率進一步增大。針對未來市場,中指院分析人士表示,樓市整體回暖趨勢明朗,但部分城市庫存壓力較大,供求關系仍較緊張。地方政府應繼續堅持“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原則,根據不同城市實際情況,出臺有針對性、差異化的樓市政策,積極促進房地產消費。同時,房企應繼續優化推盤與定價策略,積極去庫存。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