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機器視覺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2015/6/6 8:32:3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機器視覺的概念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最先的應用來自“機器人”的研制。最早基于視覺的機器系統,先由視覺系統采集圖像并進行處理,然后通過計算估計目標的位置來控機器視覺的概念起始于20世紀60年代,最先的應用來自“機器人”的研制。最早基于視覺的機器系統,先由視覺系統采集圖像并進行處理,然后通過計算估計目標的位置來控制機器運動。1979年提出了視覺伺服(VisualServo)概念,即可以將視覺信息用于連續反饋,提高視覺定位或追蹤的精度。
20世紀50年代:主要集中在二維圖像的簡單分析和識別上,如字符識別,工件表面、顯微圖片和航空圖片的分析和解釋等。
60年代:MIT的Roberts通過計算機程序從數字圖像中提取出諸如立方體、楔形體、棱柱體等多面體的三維結構,并對物體形狀及物體的空間關系進行描述。他的研究工作開創了以理解三維場景為目的的三維計算機視覺研究。
70年代:首次提出較為完整的視覺理論,已經出現了一些視覺應用系統。70年代中期,MIT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實驗室正式開設“機器視覺”課程。1973年MITAILab吸引了國際上許多知名學者參與視覺理論、算法、系統設計的研究,D。Marr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于1973年應邀在MITAILab領導一個以博士生為主體的研究小組,1977年提出了視覺計算理論(VisionComputationalTheory),該理論在80年代成為計算機視覺領域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框架。
80年代中期:計算機視覺獲得蓬勃發展,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論不斷涌現。我國早期正式介紹計算機視覺的文獻:計算機視覺:一個興起的研究領域,計算機應用與軟件,1984年第3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日本著名傳感器企業盤點
- 下一篇:2015年中國十大電梯品牌競爭力對比分析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