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深圳房價暴漲原因:土地供應緊人口密度大
2015/6/6 8:34: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理性與瘋狂的交織下,深圳房價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暴漲。當全國百城房價終于在5月止跌回升時,深圳的房價早在去年10月就已開始了“拉漲”之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理性與瘋狂的交織下,深圳房價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暴漲。
當全國百城房價終于在5月止跌回升時,深圳的房價早在去年10月就已開始了“拉漲”之勢。《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深圳規土委的數據發現,從去年“9·30”政策出臺至今,深圳全市新房價格上漲了近30%,一些片區如龍華、前海、后海漲幅更是高達50%左右。
尤其是今年以來,深圳的新房價格連續2個月領漲全國,二手房價格更甚,連續4個月領漲,總價一天漲幾萬的例子比比皆是。
北京、上海、廣州的樓市也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暖,但與深圳相比卻遜色很多。在這一輪樓市行情中,為何深圳樓市一枝獨秀?其房價暴漲的原因何在?
比北上廣更旺盛的需求
深圳房價暴漲的基礎,在于日趨緊張的供求關系。
在四個一線城市中,深圳的人口數量雖然是最少的,但人口密度卻是最大的,購房需求也是最為迫切的。
深圳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已達1077.89萬人。同期,北京、上海、廣州的常住人口分別為2151.6萬人、2425.68萬人、1308.05萬人,是深圳的2倍、2.25倍、1.2倍。
但深圳的土地面積只有不足2000平方公里,北京、上海、廣州的土地面積分別是深圳的8.2倍、3.2倍、3.7倍。
計算得出,深圳的人口密度已達約5400人/平方公里,是四個一線城市中密度最高的。
而作為一個移民城市,深圳的外來人口比例高達70%,遠遠高出北上廣35%~40%的水平。
大部分外來人口主要通過租房解決住房問題,這也直接導致深圳的住房自有率極低。截至2013年底,深圳住房自有率只有約30%。
由于深圳日漸提升的競爭力、不排外的移民文化、怡人的氣候,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口希望定居深圳。定居的首要目標是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人口具有年輕化的特點。相關數據顯示,深圳適齡購房人群占比達到50.8%,遠高于北京的35.2%、上海的29.6%和廣州的39.9%。
由此不難理解,深圳的購房需求有多么迫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期在各大樓盤采訪發現,“80后”已經成為深圳購房的主力。
供應短缺拉升地價
然而,面對如此龐大的需求,深圳樓市的供應卻日趨縮減。
據世聯行統計,截至5月31日,深圳一手房可售面積為368.71萬平方米,可售套數為33858套。若按近8周深圳新房銷售速度,目前的新房可售量消化時間約6個月。
從源頭的土地供應來看,通過“招拍掛”公開出讓的居住用地在近兩年急劇下降。
本報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2007~2010年,深圳市公開出讓的居住用地可建筑面積平均每年為95萬平方米;到2013年僅出讓3宗居住用地,2014年只有1宗。
官方數據顯示,深圳的新增土地供應接近枯竭。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