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樓市價格戰硝煙再起 近百樓盤虧本賣房
2015/6/19 8:35:1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杭州透明售房網的數據顯示,5月杭州市區新建商品房共簽約1.3萬套,環比上升13.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5%;成交金額221.32億元,已超過2009年同期在政策暖風頻吹下,杭州樓市有所回暖。
杭州透明售房網的數據顯示,5月杭州市區新建商品房共簽約1.3萬套,環比上升13.2%,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5%;成交金額221.32億元,已超過2009年同期成交額,躍居歷史同期最高值。
然而,在成交量逐漸回升的背后,卻有為數不少的樓盤在虧本賣房回籠資金。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院長丁建剛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預計今年杭州虧本樓盤數量可能會有近百個,比去年增加一倍。
虧本賣房的尷尬
“周邊售價1萬元/平米,新開盤項目只賣5000—6000元/平米,2公里內如果有項目賣得更低,貴一罰十。”杭州余杭的耀達金鼎華庭最近大打價格牌吸引購房者。
“杭州現在還有很多樓盤在打價格戰,而且比之前拼得更加慘烈。”中國指數研究院杭州分析師高院生表示,上述樓盤并不是杭州樓市降幅最大的。
部分大型品牌房企在杭州的項目也在降價,個別項目不惜以“虧本價”銷售。
與今年1月售價1.8萬元/平米相比,位于杭州主城區的之江九里項目現在1.7萬元/平米的售價比年初降了1000元/平米。據杭州搜房網數據,今年2月,之江九里曾降過一次價,當時降到了1.75萬元/平米,這已經是該樓盤今年第二次降價。
經過幾次降價,這個由華潤與新鴻基合作開發的項目陷入了虧本賣房的尷尬境地。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華潤和新鴻基以27.7億元拿下了該項目地塊,樓面價格高達1.52萬元/平米。丁建剛當時指出,之江九里的售價最低應在2萬元/平米以上才可能保本。
據了解,2013年8月,之江九里的最高銷售均價一度達到2萬元/平米的“保本價”,但該樓盤在當年11月將售價下調后,迄今仍未回到2萬元/平米的水平。
此外,綠城在杭州的西溪誠園也被指“虧本”。
近日,綠城在杭州的西溪誠園推出一批90平方米的精裝三房,均價3.1萬元/平米,這一價格比今年3月3.5萬元/平米的報價低了約4000元/平米。
綠城5年前拿地的樓板價就高達2.5萬元/平米,如果將財務、建安及精裝修成本計算在內,西溪誠園的售價至少要在3.5萬—3.75萬元/平米才能賺錢。“現在不到3.2萬元/平米的售價,綠城其實是虧本的。”丁建剛說。
去年,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對杭州樓盤經過系統調研后發現,杭州有43個項目處于虧損和疑似虧損狀態,而今年杭州虧損樓盤的項目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今年虧損和疑似虧損樓盤的數量可能會有近百個。”丁建剛告訴記者,很多樓盤雖然自己宣稱沒有虧本,但如果將財務、動態建安及人力成本重新進行計價,已經可以被列為疑似虧本之列。
回暖能否持續
盡管5月以來的樓市數據有所回暖,但杭州業內人士分析,這樣的成交放量未必能夠持久。
“杭州此輪樓市的回暖主要還是受此前政策影響,作為長三角的核心城市,在本輪政策的發酵下釋放了較多的改善需求。”杭州一位本地開發商分析。
丁建剛表示,3·30政策效果消退后,能否維持這樣的成交量令人懷疑。
“整個浙江經濟環境都不太好,在杭州去庫存周期近2年的背景下,政府又準備大量推地,極有可能對杭州樓市再次造成壓力。今年一年,杭州開發商的日子都會過得非常艱難。”丁建剛說。
事實上,居高不下的庫存仍是杭州樓市的一大難題。
據浙報傳媒地產研究院統計,如果以5月12839套的成交量來計算,杭州的動態存銷比為12個月,而以近一年月均8931套的成交量來算,杭州去庫存的周期仍需要至少17個月。不僅如此,6月杭州市區還將有40余個項目開盤,市場供應量不容小覷。
樓市回暖,但杭州樓盤仍然陷于困境,業內分析人士指出,這與杭州樓市需求不足有直接關系。
“杭州樓市的需求主要來自杭州、寧波、臺州、金華、溫州這些浙江經濟較發達城市的民營企業家。僅僅依靠杭州當地的需求,根本支撐不起來這么大的市場。”杭州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今年出臺了3·30政策,然而浙江這些城市的民營經濟在連續低迷好幾年后,今年仍然沒有真正復蘇。
令杭州樓市雪上加霜的是,原有的購房需求沒有大幅度增加,還被海外樓市所分流。杭州當地一家房產機構的高管告訴記者,在海外樓市的個人買家中,有相當一部分群體是浙江的私營老板。
“一方面是因為杭州房價本身已經較高,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不看好杭州樓市。”上述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當地不少民營企業家都認為杭州樓市受累于浙江疲弱的經濟,恐怕還要調整好幾年,因此不如將錢投到國外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