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樓市初步降溫 房價漲幅將明顯放緩
2015/6/24 8:35:5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3·30新政”之后,廣深樓市熱度持續上升,成交量回升、價格輪番上漲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一手房市場“日光盤”頻現,二手房業主則出現大量違約現象。沉寂多年的廣深樓“3·30新政”之后,廣深樓市熱度持續上升,成交量回升、價格輪番上漲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一手房市場“日光盤”頻現,二手房業主則出現大量違約現象。沉寂多年的廣深樓市為何如此瘋狂?不斷看漲的樓市行情究竟是新政之功,還是另有其因?
大規模二手房交易違約
6月15日,深圳寶安區人民法院三樓14庭,一起換房遭遇違約、起訴要求“強制交易”的案件在此開庭審理。庭內60個旁聽席位被提前到場的市民搶占一空,后來者只能站著旁聽這起備受關注的民事糾紛案件。
該案原告周小姐今年3月初將自己位于深圳龍華的66平方米自住兩房出售,隨后在同一區域的潛龍鑫茂花園購買了被告呂小姐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雙方于3月28日簽訂了買賣合同。然而兩天之后,“3·30新政”來襲,深圳房價進入上漲通道。在辦理過戶手續的過程中,賣方被疑為想毀約而拒絕提供相關銀行賬號,導致原告周小姐辦理房屋貸款受阻。
原告周小姐認為,賣方因為深圳近期房價上漲而拒不提相關銀行賬戶是導致買賣合同最終未能履行的根本原因。她要求法庭判決賣方繼續履行合同,完成房屋過戶手續。但賣方呂小姐的代理律師在法庭上則陳述,周小姐未按約定時間支付首期款,也未按約定時間取得銀行貸款承諾函才是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執行的原因。因此,賣方不愿再將房子賣予周小姐。
作為“3·30新政”之后深圳首例換房強制交易訴訟案,該案件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記者在庭審現場了解到,不少旁聽者最近都遭遇了二手房賣家因為房價上漲而反價違約甚至直接稱不賣的情況,最終導致已經簽訂買賣合同的房屋無法完成過戶手續。
這起案件不過是“3·30新政”之后深圳二手房交易市場的顯著縮影。根據深圳市規土委的統計數據,新政之后的短短兩個月時間里,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達到23828套,僅五月份二手住宅就成交了14298套,環比增長27.6%,同比漲幅更是達到172.1%,創下2013年3月以來新高。在成交放量的同時,二手房價格也在普漲,部分區域房價飆升了40%~60%。
成交放量帶來的是違約率的直線上升。僅深圳寶安區,今年4月份和5月份,有關房地產合同糾紛的案件就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8.6%,大部分案件都是涉及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保守估計,今年4月份以來有20%的二手房買家都遭遇過業主毀約的情況。”有深圳中原地產二級市場中介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二手房價的快速飆升顯然是業主不惜違約的最根本原因。“違約的成本太低,房價上漲的幅度已經超出了合同約定的違約金總額。”代理了一樁違約糾紛案件的廣東信榮律師事務所張茂榮舉例表示,前不久,一買家在深圳前海花費330萬元購房,但近期遭遇業主反價,直接要求加價100萬元。“即使按照購房合同約定賠償雙倍訂金和20%違約金,業主仍能多賺40來萬元。”
與深圳市場的瘋狂相比,廣州二手房市場雖然相對平靜,但成交量也在快速上升。廣州市國土房管局下屬的陽光家緣二手網簽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5月廣州全市二手簽約4259套,環比4月份的高峰略跌4.7%,但較2014年5月的低位大幅上升了121%,成交均價20148元/平方米,網簽量達到近兩年的高峰值,但總體而言,價格平穩,反價違約情況并不突出。
一手房成交暴漲
在二手房市場成交火爆的同時,廣深兩地新房市場也呈現出快速回暖的態勢。今年五月至今,已經消失多年的“日光盤”現象又在廣深樓市出現。5月23日,深圳龍華新區中海錦城二期在福田區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舉行盛大開盤儀式。當天有4000多名購房者冒著暴雨來到現場,均價4萬、最高價5.4萬元/平方米的價格并沒有嚇到購房者。兩個小時內700多套房源被搶購一空,該項目當天就錄得了超過28億元的銷售收入。
而在深圳關內的南山區,均價高達5萬元每平方米的博林天瑞和均價4萬元的塘朗城項目當天也在推售,兩個項目加起來超過1000套房源在一天內即告售罄,總銷售額超過40億元。
“這段時間,深圳的房價如股市般瘋狂,一平方米漲一萬元稀松平常,明知道是趁火打劫,但要是你不跟著漲,別人還懷疑你房子有問題。”深圳一家中小型房企營銷負責人跟記者談到,近兩個月深圳的樓市已經可以用“失去理性”來形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