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深圳賣地收入82.7億元 前海占比近五成
2015/7/1 8:35: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一線城市土地市場轉入淡季。上半年,深圳共實現賣地收入82.7億元,同比下降80.2%,大幅下降的還有北京和廣州。供應減少是土地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前海更是僅有一線城市土地市場轉入淡季。上半年,深圳共實現賣地收入82.7億元,同比下降80.2%,大幅下降的還有北京和廣州。供應減少是土地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前海更是僅有一宗地出讓。預計下半年全市土地市場的供應節奏會加快。
前海一宗地占比近五成
據市規土委、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數據,今年上半年,深圳共計推出31宗地(不含深汕合作區地塊),其中27宗成交,工業用地22宗,住宅用地1宗,商業用地4宗;土地面積達44.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9.7%,環比增幅2.1%;土地收入達82.7億元,同比下降80.2%,較去年下半年也有38.6%的跌幅。
上半年較2014年下半年推地節奏有明顯上漲,但金額卻有下滑,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土地出讓“含金量”高,有龍華地王、龍華商地和四宗前海商地等地塊推出,大幅推高了成交金額。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推出一宗住宅用地。2月6日,首個由政府主導的舊住宅小區改造項目——鹿丹村拍賣。該地塊因采用創新的“定地價、競容積率”方式拍賣,再次引發業界關注,全場歷經70輪激烈競拍,中海地產以可售面積樓面價高達22055元/平方米拿下深圳今年首宗居住用地,該宗地塊出讓金達8.9億元。
1月9日,港企嘉里置業以38.6億總價、樓面地價19794元/平方米的代價,拿下前海一宗面積約為3.25萬平方米的地塊,這也是今年上半年最貴的一宗,占上半年深圳賣地總收入的46.7%。
供應減少是主因
上半年典型城市土地收入銳減。深圳商報記者綜合中原地產和安居客統計數據發現,2015年上半年以來,北京等全國10大重點城市合計土地出讓金為2549.8億元,比2014年同期的4852.99億元同比下降47.5%。
其中,一線城市下降幅度尤為明顯,北京同比降幅達46.2%,廣州同比下降61%。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供應減少是上述主要城市土地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北上深廣等主要城市在內,雖然上半年也出現一些高價地塊,但因為掛牌土地總體減少,造成土地出讓收入整體銳減。”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表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土地市場低迷主要在于2014年同期,前海表現活躍,成交5宗,達成191億元的土地出讓金;寶安成交3宗,土地出讓金合計85.5億元,推動深圳土地市場表現活躍。全市上半年共成交29宗用地,土地出讓金共計418億元。此外,2015年上半年缺乏重磅地塊推出。雖然推地宗數不少,出讓表現也不俗,但因地塊性質集中于工業用地,相對重磅的用地僅有一宗羅湖宅地,和福田、前海、后海的商地各一宗,全市的成交金額未出現明顯的拉高。
下半年有望加速推地
上海7塊地“收金”140.3億元,廣州一塊商住地拍出44.2億元,蘇州22塊地拍出130億元……6月才剛開始,土地市場先聲奪人。接下來還有天津、南京、合肥、杭州、石家莊等城市在6月大量推出優質地塊。隨著4、5月市場逐步回暖,土地市場已經燃起火焰,銷售到投資傳導聯動效應開始顯現。
有賴于市場強勁的消化能力,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近期供地計劃頻頻亮相。鮮有土地出讓的深圳也在5月19日下午發布了2015年第二批城市更新單元項目,至此,2015年兩批次城市更新單元計劃已達到32項,總拆除用地面積達到175.8萬平方米。
美聯物業預計今年下半年全市土地市場的供應節奏會上升,具體體現在前海方面應有商地推出;住宅市場火熱,政府或會再推出1~2宗居住用地;從供給結構來看,供地仍將偏向于商業和工業用地不會改變,其中商地出讓節奏加快,或有相對重磅地塊推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