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商價格欺詐頻發 平臺誠信下降隱憂增大
2015/7/3 8:34:2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基本消費購物方式。對此,電商企業也是投其所好通過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但是電商頻頻出現的價格欺詐卻不斷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基本消費購物方式。對此,電商企業也是投其所好通過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但是電商頻頻出現的價格欺詐卻不斷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日,京東商城因價格欺詐收到50萬元的行政處罰單。據了解,3年來,京東商城遭北京工商部門處罰達到277次,罰金約300萬元。而在去年,《人民日報》報道,小米公司官方網站發布廣告:“10400mAh移動電源‘米粉節’特價49元”。但消費者在該網站上訂購10400mAh移動電源的價格卻是69元。而小米公司因價格欺詐,最后也被法院判賠退還價款。
銷售者網上銷售商品有價格欺詐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也使自己的品牌受到質疑,得不償失。
電商價格欺詐頻發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商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地冒出,在對手如林的市場,“價美”無疑是吸引消費者眼球的一大利器。但是不少電商平臺卻采取了不正當競爭手段,大搞價格欺詐,如先提價再促銷、活動價格高于平時銷售價格等,網友對此大為吐槽。
據《福州晚報》報道,某消費者于去年8月8日舉報京東商城銷售巴寶莉品牌包具涉嫌價格違法行為。發改委對此展開調查,最終處理結果是,責令京東商城改正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價格違法行為,同時與其他舉報事項一起對京東給予警告和罰款50萬元的行政處罰。
據中國萬里行有關數據顯示,去年“雙十一”過后,消費投訴量同比增87%。另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電商周年慶、“雙十一”,以及各種促銷活動后,均出現用戶投訴量增長。
2012年,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三家企業的電商的價格戰鬧得人盡皆知,三大企業都打出低價的牌子來吸引消費者,但最后卻以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和國美電器及旗下網上商城三家企業涉嫌存在價格欺詐收場。據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調查顯示三家企業都存在價格欺詐,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促銷價高于原價,二是未完成履行價格承諾,三是有的電商拿自己獨有的商品參加比價活動。電商價格欺詐頻發嚴重影響消費者對電商企業的信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