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器人產業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5/7/10 8:33:3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在生產線上,焊接機器人的效率不僅可以抵上四五個焊工,還能讓產品的焊接質量更好;在夜晚街頭,排爆機器人“目光”炯炯有神,夜間識別率高達90%以上;在科研領域,在生產線上,焊接機器人的效率不僅可以抵上四五個焊工,還能讓產品的焊接質量更好;在夜晚街頭,排爆機器人“目光”炯炯有神,夜間識別率高達90%以上;在科研領域,我國自主研發的“大白鯊”飛行機器人,已參加南極科考,為中山站新機場進行冰蓋勘察……無論我們是否做好準備,機器人已經走出科幻電影,走向人們生活。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在2013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預計到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使用量將達42.8萬臺。與此同時,在我國人口紅利有所減弱的背景下,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機器人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機器人產業將迎來一個重要發展機遇期。
“國際上有輿論認為,機器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制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制造業水平的重要標志。機器人主要制造商和國家紛紛加緊布局,搶占技術和市場制高點。”去年6月9日,習近平主席在出席兩院院士大會時作出上述判斷。這在經濟新常態下有著更加鮮明的現實指向。
不久的將來,我國將成為機器人的最大市場,但我們的技術和制造能力能不能應對這場競爭?時不我待。在今年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中,機器人已經位列10大重點領域。
趁勢而上,我國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
“像寵物一樣,未來每個人身邊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機器人。比如:有做家政服務的,有幫你學習的,有陪你娛樂的……隨需而配。這一刻也不會太遙遠,只需3至5年機器人就會普及。”6月初,在天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專家如此生動地描述“智能寵物”機器人。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機器人產業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從機器人應用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研發體系,在工業與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特種機器人技術攻關、機器人前沿技術儲備等層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走進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一臺臺即將交貨的機器人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公司總裁曲道奎告訴記者:“智能制造紅利無限,無論美國的制造業回歸舉措,還是歐洲的工業4.0戰略,機器人都是核心支撐。去年9月,公司已經建成全國首條機器人智能生產線,年產工業機器人能力達5000臺。”
巨大的增長空間孕育著世界最大市場。據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2013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近3.7萬余臺,同比增長41%,一舉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4年,我國機器人銷量再創新高,達5.7萬臺。
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增長點,機器人產業正日益成為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過程中的重要產業。
一方面,中國“坐穩”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另一方面,中國每萬人工業機器人保有量僅為30,潛力巨大。雖然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但面對的競爭同樣不小。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所說,“外國的機器人企業,像庫卡、ABB、安川都跑到中國建廠。我們不能把中國的機器人市場拱手讓給外國人,要發展自己的工業技術產業,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機器人占領中國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