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本月底將推公有云 聚焦金融等垂直行業
2015/7/14 8:33: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華為將在本月底正式推出自己的公有云服務。據了解,華為在2010年底啟動“云帆計劃”,正式宣布進軍云計算。2011年10月,華為宣布成立IT目前,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20個云數據中心。
據華為內部人士透露,華為將在本月底正式推出自己的公有云服務。
據了解,華為在2010年底啟動“云帆計劃”,正式宣布進軍云計算。2011年10月,華為宣布成立IT產品線。2014年,華為正式發布其名為FusionSphere5.0的云操作系統。
經過近四年的發展,華為推出了一系列基于云計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其服務器、存儲、分布式云數據中心等均積累了不少用戶基礎。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全球建設了40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20個云數據中心。
在之前4月召開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當時一位華為高層就稱,華為將推出公有云服務,正式進入信息服務業。當然,華為沒有宣布怎么做,只是說在7月份會對外正式公布細節。
其實早在數年之前,華為就拿到了IDC的運營牌照,成立了云服務部門,當時華為的主要商業模式是IDC轉售和云化的IT能力提供,面向的主要客戶群體是IDC渠道商、托管型軟件服務商、新興的互聯網廠商,這和阿里云、天翼云、沃云之類的服務商沒有什么區別。
而近期,華為并沒有閑下來。在5月舉行的中金數據2015用戶大會上,華為云與中金數據中心簽訂了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6月15日華為創新日,德國電信宣布選擇華為作為公有云戰略合作伙伴;一天之后,華為又與大連市政府簽署了云計算戰略合作協議,共建軟件云服務平臺。
業內人士猜測,華為公有云服務將聚焦IaaS,這比較匹配華為在IT基礎軟硬件領域的優勢;而目標客戶將聚焦媒資、金融、政府公共服務、制造、能源、教育等垂直行業,原因是這些行業目前受互聯網沖擊嚴重,正在積極向云轉型。
華為為何進入公有云道理也很簡單,電信行業市場整體規模是受限的,華為這幾雖然保持著勻速增長,但未來持續增長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而要想可持續發展必然要開辟新領域。而隨著互聯網+的熱浪,整個企業級IT市場都在走向云化,這對華為來說不得不是一個穩固并提升利潤的好機會。
其次,這個市場的前景也比較樂觀。根據Forrester的研究報告,2014年全球公有云市場規模為720億美元,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910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根據IDC的研究報告,2014年市場規模為7.17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公有云服務市場將會超過20億美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