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住宅新開工面積下降17% 房企拿地面積下降三成
2015/7/16 8:33:2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隨著政策的不斷寬松,房地產銷售逐漸走出低迷,但在庫存壓力及后市的不確定性下,房企在上半年的開發投資增速繼續放緩。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1~6月隨著政策的不斷寬松,房地產銷售逐漸走出低迷,但在庫存壓力及后市的不確定性下,房企在上半年的開發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5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數據。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395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4.6%,增速比1~5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29506億元,增長2.8%,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具體而言,房企在新開工面積和拿地方面均有所放緩,這兩個指標都代表著房企對后市的預判。
1~6月份,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674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468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3%。房屋竣工面積3294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降幅擴大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354萬平方米,下降16.5%。
拿地方面,上半年房企土地購置面積980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5月份擴大2.8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2866億元,同比下降28.9%,降幅擴大3.1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放緩,其實并無太多憂慮。”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2014年上半年雖然房地產銷售行情在下跌,但房企的投資熱情并沒有瞬間放緩,所以造成2015年的投資增速相對要小。從目前房企的投資意向看,到了第三季度隨著去庫存效果的顯現,實際上依然會有一個提振的空間,預計三季度末該指標可能會出現企穩或者反彈的可能。
至于拿地面積的下降,嚴躍進認為,雖然房地產市場成交行情在提振,但是房企對于后續是否拿地還是有一定的猶豫,這使得拿地規模比預期要弱。
當前土地市場價格偏高也是造成房企拿地放緩的一個原因。萬科總裁郁亮在2015年3月份曾表示,一手土地價格“下不來”,萬科將會考慮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取二手土地。
不過,從銷售情況來看,隨著第二季度的強勢反彈,全國房地產已經逐漸走出低迷。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6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502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9%。這是2015年以來銷售面積第一次呈現增長態勢,此前均為下降。1~2月的銷售面積同比下降高達16.3%,隨后降幅逐漸收窄,到1~5月時,降幅縮至0.2%。
商品房銷售額方面更是呈現了兩位數增長,1~6月共實現銷售額34259億元,同比增長10.0%,增速比1~5月提高6.9個百分點。
“從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的增速來看,銷售金額明顯超過銷售面積,反映了目前市場成交量上升的過程中,銷售均價在呈現上升的格局。這和市場看漲預期趨于強烈是有一定關系的。從后續市場的預測看,這兩條曲線依然會有繼續上升的大空間。”嚴躍進表示。
廣發證券認為,目前房價的上漲主要是一二線重點城市改善性需求加快入市帶來的結構性漲價, 當前三四線城市庫存依舊高企,以價換量去庫存仍然是這些城市的基調。因此,盡管未來整體房價將環比繼續上漲,但各線城市全面漲價概率依然較低。
此外,從房地產企業本年到位資金增速來看,已經出現了一個可喜的兆頭,即在連跌三個月后,首次翻紅,首次出現正增長。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48億元,同比增長0.1%。
嚴躍進認為,購房規模增加構成目前房企資金回籠的主力,同時房企銷售業績看好,通過各類金融工具融資的規模也隨之增加。預計后續隨著貨幣政策穩健性思路的繼續貫徹,以及宏觀經濟的企穩,房地產企業資金面的寬松程度會進一步放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