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國內六大車企新能源汽車戰略規劃詳細解讀
2015/7/24 8:33: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多名行業研究人員表示,礙于充電設施的不完善,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在便利性上好于純電動汽車,它在私人消費領域更具競爭力。中信證券研究人員預計2020年前私人新能源乘繼江淮汽車上周發布新能源汽車戰略,國內已有6家車企明確提出新能源汽車戰略,其中江淮汽車、比亞迪、長安汽車公告累計投資不超過375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項目。據公開資料,2015年下半年中國將有13款新能源車型上市,其中7款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
公司 車型 類型 續航里程(km) 比亞迪 宋 插電式混合動力 50 比亞迪 元 插電式混合動力 70 比亞迪 商 插電式混合動力 80 長安汽車 逸動EV 純電動 200 上汽集團 新款榮威550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 60 北汽集團 EU300 純電動 300/350 海馬 愛尚電動版 純電動 - 吉利汽車 吉利新帝豪電動版 純電動 260 一汽集團 奔騰PHEV 插電式混合動力 60 華晨中華 H230EV 純電動 150 外資品牌 特斯拉 Model X 純電動 360-470 大眾 高爾夫GTE 插電式混合動力 50 奧迪 A3 e-tron 插電式混合動力 60 多名行業研究人員表示,礙于充電設施的不完善,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在便利性上好于純電動汽車,它在私人消費領域更具競爭力。中信證券研究人員預計2020年前私人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混合動力比例會持續提升。
以下為整理的整車新能源汽車戰略:
江淮汽車:45億元募投新能源車項目,至2025年新能源車銷售占比達30%以上
發布時間:2015年7月
戰略目標:到2025年,江淮新能源汽車總產銷量占江淮總產銷量的30%以上,形成節能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新能源乘用車:以產品、技術線上咨詢和線下體驗為突破口,優先布局一線城市、限行限購城市、地方鼓勵消費城市,積極拓展政府與商業運營等公共服務領域,加快發展私人消費市場。
新能源商用車:聚焦市政環衛及城市物流兩大市場,快速推出新產品,依托現有的渠道資源優勢和江淮商用車的品牌優勢,著力打造新能源商用車第一品牌。
新能源客車:打造營銷、服務、技術、供應四位一體的市場直銷模式,鞏固并進一步提高城市公交市場份額,快速拓展城鄉客運和團體客戶市場。
投資計劃:擬以不低于13.8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32907萬股,募集資金凈額不超過45億元,投向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高端及純電動輕卡、高端商用車變速器等3個項目。募投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總計年新增收入363億元、凈利潤15.9億元。
新能源乘用車及核心零部件建設項目:總投資23.73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項目完成后,將形成單班10萬輛/年的新能源乘用車、15萬套/年的動力電池總成及15萬套/年的電機電控的產能,預計可實現年收入約237億元、凈利潤約8.10億元,稅后投資回收期為7.18年。
高端及純電動輕卡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為22.95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項目完成后,將形成單班10萬輛/年高端及純電動輕卡可共線生產的產能,預計可實現年收入約109億元、凈利潤約6.27億元,稅后投資回收期為6.90年。
高端商用車變速器建設項目:由公司全資子公司星瑞齒輪實施,總投資5.65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項目完成后,將形成47.5萬套/年的商用車變速器總成的生產產能,預計可實現年收入約17億元、凈利潤約1.53億元,稅后投資回收期為6.17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