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7成居民無住房 住房需求或將進一步推高房價
2015/7/29 8:33:35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日前,城市土地學會發布了一份《2015年中國大陸主要城市房地產投資前景分析》的報告,該機構2015年對中國大陸城市的調查顯示,36個城市的投資和開發前景評分平日前,城市土地學會發布了一份《2015年中國大陸主要城市房地產投資前景分析》的報告,該機構2015年對中國大陸城市的調查顯示,36個城市的投資和開發前景評分平均增幅分別為5.7%和1%,這些數字與2014年的調查結果相比略顯樂觀。
這份報告結果顯示,獲得最高評分的4個城市仍然是上海、深圳、北京及廣州,被調查的36個城市中,也只有這4個城市在投資前景方面獲得了“良好”的評價。其中上海的評分較2014年增長了5%,而深圳、北京和廣州的增幅更為顯著,均達到了9%。
城市土地學會資本市場及房地產研究中心在撰寫報告時認為,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一線城市以及地方經濟發展強勁的主要二線城市更受青睞,而三、四線城市普遍排名靠后;某些高等教育基地且信息技術(IT)實力雄厚的二線城市情況也不錯,比如南京、武漢以及西安。
“在過去幾年中,相對于當地的市場需求,有些城市過度出售土地,導致排名靠后,如天津、沈陽及重慶。”這份報告指出,對于二、三線城市而言,高鐵的貫通帶來了絕對的利好,尤其是長三角以及周邊區域的城市;擁有中央政府指定自貿區的幾座城市發展情況非常不錯,除了天津是例外。
另外,在城市開發前景方面,四強城市的排名有所變化,2015年深圳取代上海躋身第一位,成為上海連續兩年稱霸城市開發前景排行榜榜首的終結者,北京則超過了南京,排名第四。
其中,深圳的開發前景評分增長了9.5%,屬于36個城市中增幅最大的幾座城市之一;廣州的城市開發前景評分增幅達到了3.9%,北京增幅為2.8%,不過上海的評分有所下滑,盡管只有0.3%而已。北京則摘掉了2013年“一般”的評價帽子,躋身“良好”之列。
城市土地學會資本市場及房地產研究中心在調查中了解到,一線城市的新建住宅庫存消化周期在8到13個月之間,基本上處于供需平衡的狀態,而排名較低的城市,比如沈陽和青島,兩個城市的庫存消化周期最長,分別達到了27和21個月。
北京辦公樓市場最好
以北京為例,城市土地學會資本市場及房地產研究中心在調查中了解到,許多開發商認為北京不適于居住,交通規劃很糟糕,郊區市場不活躍,“現在的問題是過度擁擠和交通堵塞”。
今年,北京的城市宜居性評分在這份報告中仍近于墊底,位列第31.
“城市宜居性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大。房地產市場仍然由就業機會驅動。”一位房地產開發商對該機構表示,盡管居住環境較差,北京仍然被機構投資者認為必須前往的兩個市場之一。
根據報告,今年,北京表現最好的物業類型仍然是辦公樓。從去年至今,北京辦公樓的平均月租金保持穩定,2015年4月份,北京辦公樓平均月租金為382元人民幣/平方米,比上海高出40%。與此同時,同期北京辦公樓的空置率仍然維持在5.4%的較低水平,在一線城市以及主要的二線城市中最低。
北京辦公樓市場的需求主要來自IT產業。一位在北京擁有辦公樓項目的開發商表示,最近她的公司在望京地區新完工的辦公樓里絕大部分租客都是從事IT行業的公司。她還補充說,中國內地排行前十的IT公司中有8家總部設在北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