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投入股滴滴快的:國家隊愛上互聯網+?
2015/8/7 8:33:2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國內投資機構在中國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早年錯過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紅利。當時的客觀原因是,互聯網企業很難在國內A股上市,并且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倒文/胡子老翁
國內投資機構在中國互聯網領域最大的遺憾,莫過于早年錯過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發展紅利。當時的客觀原因是,互聯網企業很難在國內A股上市,并且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這倒逼國內的投資機構鮮有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投資案例。
現在,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投資機構篩選投資項目時,互聯網公司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連國家主權投資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也打算入股第二家互聯網公司。
8月3日,有媒體報道,中投公司已經承諾投資滴滴快的。據悉,中投公司的這筆投資是屬于近期滴滴快的25億美元融資的跟投部分。
從過往投資案例來看,中投很少選擇投資互聯網科技公司,除了在2012年投資阿里巴巴,以便讓后者從雅虎手中回購大量股份之外,后續再沒有哪家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入其法眼,直到滴滴快的。
中投的三大投資邏輯
那么,這次為什么中投會一反常態選擇國內互聯網技術企業,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前次投資阿里巴巴獲得接近5倍回報的成功案例,讓中投有意愿繼續投資類似的國內項目。
中投公司2014年報顯示,當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資凈收益率為5.47%,累計年化凈收益率為5.66%。這樣的數據,放眼全球各國的主權基金已然不錯,但對于阿里巴巴項目的回報率就是小巫見大巫。
此次滴滴快的融資過程中,投資方包括資本國際私募基金、平安創新投資基金等,作為老股東的阿里巴巴、騰訊、淡馬錫、高都資本等也都追加了投資。
基于此前成功的合作案例,中投跟隨阿里巴巴一起投資滴滴快的就顯得順理成章。
第二個因素是,中投海外需要一個“開門紅”。
我們獲悉,中投此次投資滴滴快的的主體,是中投公司于2015年1月成立的中投海外直接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投旗下的三大板塊,中投海外肩負著中投對外直接投資的重新定位和理順投資架構的重任。
按照新的布局,子公司中投國際主要開展公開市場股票和債券投資,對沖基金和房地產投資等。中投海外則是中投對外直接投資的新平臺,而中央匯金的定位沒有變化。
7月27日,在醞釀半年之后,中投海外正式對外掛牌運營。此時選擇投資滴滴快的,也不失為中投海外的一個開門紅項目。
第三是中投公司非常看好互聯網專車業務的全球發展前景。
作為“互聯網+交通”模式的滴滴快的,此前已經在國內出行領域取得了不錯業績,專車的市場占有率超過80%,遠超過所有競品,就像馬云當年開玩笑提到的“拿著望遠鏡也找不到對手”。
中投董事長丁學東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投作為主權財富基金,更側重于堅持長期投資和商業目標,追求商業的可持續。
中投海外選擇投資滴滴快的,或許就是對滴滴快的這種“互聯網+”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肯定。
隨著國家關于互聯網打車的政策預計在8月出臺,專車的資質、司機的身份以及監管方式有望得到落地,影響專車發展的掣肘屆時會徹底打破,互聯網+專車將獲得大機遇。
“國家隊”投資互聯網+風向
表面看,中投選擇注資滴滴快的是其市場化投資的一種選擇。但仔細深究,這恰恰是中投響應中央政府支持互聯網+的實際投資行動。
自從今年3月1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之后。“互聯網+”逐漸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并提高到國家經濟發展最高決策層面。
7月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當中除了詳盡的行動規劃之外,在完善融資服務方面,《意見》明確指出,要積極發揮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基金等對“互聯網+”的投資引領作用。支持國家出資設立的有關基金投向“互聯網+”,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相關創新型企業的投資。
無獨有偶,在中投選擇投資滴滴快的的同一天,8月3日,中信證券直投子公司——金石投資聯手策源創投、華興資本,在京簽署了“金石策源互聯網+產業基金”戰略合作協議。三方擬成立50億元互聯網產業基金助力“互聯網+”發展。
同時,國務院也明確鼓勵開發性金融機構為“互聯網+”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有效融資支持。
伴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強力推進,以及國家鼓勵處于特定成長階段、發展前景好但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接下來中投公司以及其他國家級投資機構,選擇投資互聯網+項目將不會司空見怪。
這樣一來,在之后的互聯網+領域,不再會有早年互聯網時代的遺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