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鳥布局快遞數據的5大動作盤點
2015/8/9 8:32: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仔細盤點和觀察菜鳥近期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發現,經過兩年的梳理和摸索后,菜鳥已經全線布局快遞大數據業務。一、物流預警雷達必殺技:迎戰雙11,高峰期預測訂單流量仔細盤點和觀察菜鳥近期以來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發現,經過兩年的梳理和摸索后,菜鳥已經全線布局快遞大數據業務。
一、物流預警雷達
必殺技:迎戰雙11,高峰期預測訂單流量流向。
阿里巴巴到目前為止,最成功的營銷就是創造了雙11這個電商購物節。自2010年開始,連續5年,一次比一次瘋狂,締造全球紀錄的單日交易額也產生了巨大的訂單和包裹量。在經歷了2010年和2011年“雙式”的物流洗禮后,阿里巴巴從2012年開始,啟動了物流預警雷達系統,旨在幫助快遞合作伙伴提前預測訂單的流量和流向,從而有效避免爆倉。
然而,在2012年天貓雙11預警雷達系統運行時對服務器的壓力較大,由于對網點沒有做預測,很多物流主要問題集中在網點積壓,盡管當時的雷達線路預測準確率達到80%以上,但因為對系統壓力預估不足,導致部分數據同步延遲了20多小時。
學費總是要交的。在2013年菜鳥網絡成立后,原阿里物流事業部與菜鳥網絡整合,物流數據平臺初步打通,物流預警雷達也開始進行升級和改造,新增了區域和網點預測等諸多功能。
付出總有回報。在2013年和2014年的雙11大考中,菜鳥物流預警雷達可以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且深受快遞公司追捧。全新的物流數據雷達不僅可以監控中轉站,還可以監控到行政縣區和服務網點的層面,監控范圍從“主動脈”覆蓋到“毛細血管”,這些數據將幫助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做決策,通過線路預測幫助各大快遞公司分撥點不爆倉,并有利于提升快遞“最后一公里”的服務質量。商家也可以通過數據雷達對物流訂單實施管理,攬收率、在途率、簽收率等一目了然。
這是菜鳥在快遞大數據方面第一個成功的產品和應用。
二、電子面單平臺
必殺技:串聯商家數據,提升發貨速度。
2014年5月,菜鳥網絡聯合三通一達等14家主流快遞公司推出了電子面單平臺。各大快遞公司和商家都可申請免費接入使用。據菜鳥表示,這是其聯合快遞公司推進快遞行業使用大數據的一個努力,得到了各快遞公司的熱捧。
申通快遞總裁陳小英近日就明確對外表示,“菜鳥的大數據平臺為快遞企業和行業服務水平及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很多幫助,希望能加深與菜鳥戰略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特別是電子面單等數據上實現無縫對接�!�
中通更是全力擁抱菜鳥聯手推出的大數據產品,在全體系內全力推廣菜鳥電子面單,菜鳥數據顯示,中通一半的淘寶、天貓訂單都已經使用了菜鳥電子面單,并在此基礎上與菜鳥進一步開展大數據的應用。韻達等快遞公司也在不遺余力的推廣菜鳥電子面單。
區別于傳統紙質面單,電子面單是一種高效率、環保的信息化面單。通過數據的流轉,菜鳥網絡電子面單系統可以串聯快遞公司、商家與消費者的數據信息。各快遞合作伙伴的數據顯示,使用電子面單,發貨速度能提升30%以上。
三、物流APP裹裹
必殺技:能查能寄,統一快遞流量入口。
5月28日,菜鳥兩周年之際召開的首屆江湖大會上,菜鳥科技總裁童文紅在介紹其五大戰略的時候,正式向外屆推出了這款升級版的物流APP——裹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穩增長加力 鐵路建設下半年有望再迎小高潮
- 下一篇:航運物流O2O:下一個風口?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