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企布局社區O2O 解答下游盈利難題
2015/8/11 8:35:1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龍頭房企進入社區O2O已成潮流之勢。近日,恒大攜手 騰訊強勢入主港股企業馬斯葛,致力于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社區服務商。7月31日,由騰訊、百度和萬達合力打龍頭房企進入社區O2O已成潮流之勢。近日,恒大攜手 騰訊強勢入主港股企業馬斯葛,致力于共同打造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社區服務商。7月31日,由騰訊、百度和萬達合力打造的O2O商城——飛凡電商正式上線,將 109個萬達廣場中的數萬個商家和消費者帶到線上去。萬科推出V-LINK,并將物業管理平臺分拆上市,打造物業服務、社區交流與商圈服務平臺的O2O閉環商業。
我國房地產已經積累了近250億平方米的存量住宅。在房地產70年的生命周期中,開發銷售僅僅5年,而后期的裝修、社區服務、再交易、抵押融資等占據65年,具有長尾需求效應。因此,房地產行業下游一直被認為是房企未來轉型的“藍海”。
所謂社區O2O,是指在移動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普及的軟硬件條件下,通過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實現“線上支付、線下消費”閉環,完成產品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配送。其核心是以社區生活場景為重心,打通用戶與商家及服務者之間的連接平臺,主要包括物業管理、社區物流、社區消費、社交平臺等四大版塊以及相應增值服 務。
房企進入社區O2O,除轉型驅動外,其自身掌握海量的、綁定房企品牌的業主資源和社區公共服務資源,與互聯網結合后具有非常強的流量效應,增值前景可期。
截至2014年,全國具有商業開發價值的500戶以上的社區約5萬個、2500萬戶、7500萬人口。截至今年5月,一、二線主要城市共有社區93753個,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小區數量達到了1萬個以上,這些大型小區基本上為大型房企所開發。
據中指院統計,全國物業公司服務質量十強中,有8家具有開發商背景,但在物業管理、社區商業,社區養老、教育、金融等領域,居民的“痛點”很多。
在中國,目前社區商業占比不足30%。社區居民之所以選擇遠距離的大型商超和網購,除了價格的考慮外,“大而全”是主要因素。但這實際上掩蓋了居民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而這種需求完全能在社區就近滿足。
過去,盡管房地產業快速發展,衍生出了規模龐大的下游產業鏈,但開發商對于這一領域并不感興趣。原因之一在于房企高成本融資、高杠桿,下游盈利模式不清晰、現金流不可觀,很難匹敵開發行業40%的毛利率和20%左右的凈利率。
同時,社區物業公共屬性的定位讓定價很難提高,再加上人力成本攀升,多數公司掙扎于虧損邊緣。此外,社區家裝利潤低、易受樓市周期沖擊;社區金融、醫療和教育規模小、難敵品牌供應商也是原因之一。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2014年中國移動網民達到5.6億人,滲透率達85.8%,2017年將達到7億人。互聯網的精髓——鏈接,將成為未來社區居民日常便利生活的主要路徑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社區服務網絡化的加劇和移動互聯滲透率的提升,通過社區O2O的方式,將極大地降低房地產下游服務的成本,而且也將最大程度地疏通社區居民與社區服務商之間的信息交流障礙。
目前,社區O2O可觀現金流的盈利模式仍沒有浮出水面。以物業管理為例,萬科2014年物業管理凈利潤僅3.8億元,與其龐大的房地產銷售相比九牛一 毛。但是,移動互聯網深度下沉,將極大地降低社區O2O平臺建設的成本。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房地產開發空間見頂、資金利率長周期下行,社區O2O的盈 利前景越來越可觀。
基于互聯網“點擊和流量為王”、“基礎服務免費、增值服務收費”的公認法則,先期布局平臺的時機已成熟,最關鍵的就是要掌握流量入口。在互聯網時代,誰掌握流量入口,誰就在未來這一領域競爭中占得“山頭”。
經過十多年的大規模開發銷售,大型龍頭房企基本上都掌握了海量社區資源和業主資源。若通過布局物業管理、家裝、社區醫療、教育、社區金融、物業租賃和再交易等,也就掌握了未來解決社區居民消費“痛點”的先機,這也是各大房企近期紛紛搶灘社區O2O最主要的考慮。
此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形成,特別是新三板、戰略新興板、互聯網融資的快速發展,為房企布局社區O2O并獲得高估值融資、人才管理模式創新,以及股權激勵也創造了條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