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年河西 手機芯片廠商步入下坡
2015/8/11 8:35: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高通傳來拆分傳聞。高通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高通第三季度營收為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8億美元下滑14%;凈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近日,高通傳來拆分傳聞。高通201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高通第三季度營收為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8億美元下滑14%;凈利潤為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2億美元下滑47%。高通還預計第四財季的營收和利潤也可能低于分析師預估。
高通還宣布了一項重組計劃,稱其將考慮改革公司結構和削減14億美元支出,并裁減15%全職員工。業內在傳高通將屈服于投資人需求分拆芯片業務,正在進行戰略評估。
無獨有偶,高通的最大對手聯發科近日也公布了2015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二季度聯發科營收470.44億元,相比上一季度下滑1%。凈利潤63.77億元,相比上一季度下滑12.1%。
2015年,高通和聯發科都有了麻煩。而就在一年前,這兩家公司還是一副蒸蒸日上的樣子,利潤率與增長率都令人欣喜,為何市場轉變的如此之快,手機芯片廠商未來會走下坡路嗎?
一、其興也勃焉
智能手機的歷史很長了,可以追溯到90年代,但是智能手機普及卻是iPhone之后的事情,智能手機芯片廠商熱鬧也就是最近兩年。
在智能手機興起之前,MTK是一家做功能手機芯片做的很出色的公司,MT62XX芯片的性價比和穩定性都很好,交鑰匙的解決方案,更是受到客戶歡迎。但是在功能手機轉智能手機的時候,MTK走了彎路。
在操作系統不明朗的時候,MTK押錯了WM的寶,白白損失了幾年,到了MT6577才算是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站穩了腳跟,到了MT6589開始逆襲高通,一直到今天。
而高通的崛起更晚,高通初期是不做芯片的,打專利官司吃飯。功能機時代,高通曾經試圖在CDMA平臺推出芯片解決方案,但是沒人理睬。也是到了智能手機時代,特別是3G、4G智能手機時代,高通專利,芯片一把抓,在短短幾年崛起成為芯片巨頭。
鼎盛時期,各家的旗艦手機都是高通的解決方案,傳統的博通、TI等大佬都被高通擠出了市場,至今高通市場占有率依然是第一位。
但是,從時間角度看,高通也好,MTK也好,大紅大紫最早也得從2011年算起,至今不過4-5年而已。領跑的時間并不長。
二、門檻的降低
通常來說,我們總是把芯片與高科技聯系起來。能設計、制造芯片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智能手機處理器這種包含通訊的芯片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隨著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興起,產業鏈的成熟,芯片行業的高科技面具正在被剝落。
中國廠商本來在2G時代,就已經有了展訊、銳迪科這些廠商,到了3G時代之后,中國廠商發現只要舍得花錢,購買ARM的授權,自己設計,找臺積電或者中芯國際代工,制造出自己的智能手機芯片并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如果你不需要通訊,瑞芯微、全志做的芯片性價比非常好,如果你需要通訊,展訊、聯芯也能滿足要求,還有一個實力雄厚的華為海思。
拼性價比,高通的低端芯片并不比聯芯好,而比性能比規格,海思麒麟也非常強大。
智能手機芯片的門檻越來越低,能夠進入的廠商越來越多,行業的高利潤也就難以保持。高通和MTK優勢地位確立只有短短幾年,而這就意味著對手追趕超越也只需要短短幾年,高通和MTK有了對手。
三、垂直整合的問題
設計芯片的門檻降低是一回事,更大的麻煩是芯片與手機的垂直整合。
手機行業本來分工是很明確的,芯片公司做芯片,方案公司做方案,手機廠商做集成。從功能手機時代的晚期到智能手機的初期一直是這樣的。但是,隨著手機市場的品牌集中,這個趨勢悄悄在變。
原本,只有三星一家搞大規模的垂直整合。三星手機用三星的芯片,三星的屏幕,三星的內存閃存。而現在市場占有率高的廠商都在涉足芯片。
原本三星只有應用處理器,現在三星已經逐漸開始搞基帶處理器,做自己的SOC。
蘋果以前是不做處理器的,用三星的應用處理器,英飛凌的基帶。而現在蘋果自己設計應用處理器,用高通的基帶。
華為以前是沒有處理器的,它是MTK和高通的客戶,而現在華為全線產品都是華為海思,采用高通和MTK的產品越來越少。
甚至小米都與聯芯合作,買ARM的授權,挖來高通中國的王翔總,準備做自己的芯片。
市場越集中,手機品牌越少,剩下來的廠商都是有規模的,能夠向產業鏈上游延伸,能夠自己做手機芯片,來保持競爭優勢或者制造差異化。而獨立的智能手機芯片廠商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四、趨勢不可避免,另辟蹊徑才是王道
從智能手機的大格局看,歐美智能手機已經飽和,中國市場也到了平臺期,亞非拉還有增長空間。但是隨著手機品牌的縮減,芯片垂直整合會是趨勢。
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發展的速度慢下來,各個手機廠商自己搞芯片。獨立的芯片廠商走下坡路也就不可避免了。這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會有反復,但是趨勢已經不可避免。好日子已經過去,手機芯片廠商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也許是汽車,也許是智能家居,也許是穿戴式設備,也許是機器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