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I 破不了的手勢密碼 真的那么安全嗎?
2015/8/22 8:34:4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三年前過年前我去鼓浪嶼旅了個游,不幸丟失了我的iPhone5,考慮到過年的開支,買了臺小米。當時棄蘋果投Android的原因除了價格,還有那時讀的一篇文章《F三年前過年前我去鼓浪嶼旅了個游,不幸丟失了我的iPhone5,考慮到過年的開支,買了臺小米。當時棄蘋果投Android的原因除了價格,還有那時讀的一篇文章《FBI無法破解Android手勢密碼》。
FBI在法院文書中提到,法院專家用多種方法嘗試解鎖一臺Samsung Exhibit II,未果。
文章后面的故事在此不表,重要的是,它給我植入了“手勢密碼極度安全”這個印象。后來指紋解鎖逐漸成為主流,但陳昊最近一篇文章又指出,指紋解鎖的安全性出現了新的問題。那么,退回手勢密碼是否是安全上策?
不一定!
人喜歡偷懶
挪威科技大學的MarteL?ge在研究生畢業論文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4000多個ALP(手勢密碼),發現這些密碼有著驚人的相似性。這些ALP中,44%從最左邊的點開始,77%從四個角開始。另外人們并沒有將9個點充分運用上,平均連接僅有5個點,意味著只有9000種可能性。用4個點的用戶也不少,他們的密碼僅有1624種可能。
人類是可預測的。
研究過程中,L?ge讓志愿者各自設置3個ALP:一個用于購物應用,一個用于銀行應用,一個用于解鎖手機。結果大部分人都選擇使用最基本的4位解鎖圖案。出于某種原因8位密碼的使用頻率最低,過半數人選擇使用4-5位的ALP。
人們對短密碼的偏好很好理解,短的好記嘛。當然這點上還存在性別差異,女性似乎更喜歡“偷懶”,男性則更傾向于使用較長的密碼。下圖是男性與女性設置的密碼長度對比:
除了長度,男性還更傾向于將密碼設置得更復雜,例如2,3,1的組合,就比1,2,3,的組合復雜性更高,因為前者組合改變了數字的“方向”。在L?ge的試驗中,沒有任何一位女性使用了這種“調頭”的密碼。
最好破解VS最難破解
文本密碼中,“1234567”、“password”恐怕誰都用過,恰恰這些密碼也是最容易破解的密碼組合。人們在設置手勢密碼時同樣遵循著這種“偷懶”的習慣,超過10%的受試者的起點都與配偶、小孩、寵物的名字相關。假如心懷不軌者掌握了相關信息,并猜到了第一個字,破解密碼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
設密碼或許是最反人性的一項工作。復雜性多半會難倒自己,不復雜的話又有安全隱患。其實最復雜的密碼就是隨機密碼,“但人類大腦先天注定無法產生隨機內容”(語自大學的統計學教授)。
回到文初提到的“FBI無法破解Android手勢密碼”,而L?ge又說手勢密碼很脆弱,歧視也不完全矛盾。不清楚當時FBI的破解手段,但光談密碼機制,AndroidALP本身是很安全的,至少比純數字的密碼要安全的多。L?ge的研究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人類使用密碼的規律,人性,總歸是有破綻的。
一會去問問公司附近停車場保安兒子家養的狗是哪天生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