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均網購支出378元 同比增59.5%
2015/9/3 8:34:4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北京市民的“互聯網+生活服務”應用現狀如何?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在今年6月對此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7.7%的被調查者每年在網上花的錢,占個人北京市民的“互聯網+生活服務”應用現狀如何?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在今年6月對此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37.7%的被調查者每年在網上花的錢,占個人年平均花費支出的20%-40%,有20.5%的被調查者每年把四成的花費都用在了網絡消費上。
網購商品服務增6成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公布的“互聯網+生活服務”應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互聯網提供生活服務方式的接受程度達70%-90%;對使用過的互聯網服務,被調查者的滿意率達74.9%。
調查顯示,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通過互聯網購買的商品或服務支出378元,同比增長59.5%。全市居民人均購買移動電話支出同比增長35.4%,人均網上費支出同比增長42%。
調查顯示,37.7%的被調查者每年網上消費占個人年平均花費支出比例為20%-40%,20.5%的被調查者每年網上消費比例達到40%以上。
網上理財繳費受青睞
調查顯示,傳統服務業企業布局移動端,開發各類應用和服務,廣泛滲透到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重新定義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從金融理財方式看,66.7%的被調查者偏好用網上銀行理財繳費,是2013年的兩倍;從購物方式看,6成以上被調查者更愛網上購物,是2013年的兩倍;從閱讀方式看,84.8%的被調查者習慣網絡閱讀,比2013年提高了14.3%。
同時,生活便利度和公共服務效率提高了。所有互聯網服務中,被調查者認為對日常生活影響最大、改善最多的排在前三位的是:網上購物(59.4%)、互聯網金融(35.9%)和互聯網生活服務(32.5%)。互聯網降低信息傳遞成本和信息不對稱程度,居民消費自主性和公平性增強。比如,利用實時路況可以選擇最優出行路線躲避擁堵,移動醫療實現了網絡掛號、繳費、查詢等自助功能。
“生活服務”最受期待
“互聯網+”在經濟和生活服務多數領域均有涉及。調查顯示,在購物、教育娛樂、金融、交通、生活服務5個領域使用網絡或手機(平板電腦)APP提交服務需求的被調查者達到90%以上;這一比例在旅游、醫療、政府服務3個領域也達到70%以上。
市民對“互聯網+生活服務”有何期待?調查顯示,被調查者最期待實現的是“生活服務更便利”(44.4%),其次是“出行更便捷暢通”(39.4%),再次是“解決看病難”(35.1%)。此外,在公平享有教育資源、居家養老、可穿戴設備、綠色生態、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存在需求。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