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7月內蒙古鐵礦石進口行業分析
2015/9/5 8:32:3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以下簡稱“鐵礦砂”)616.9萬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95.0%,價值23.0億元人民據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以下簡稱“鐵礦砂”)616.9萬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95.0%,價值23.0億元人民幣,增長23.5%,平均價格;進口平均價格為372.5元/噸,下跌36.6%。
主要進口自澳大利亞和蒙古國,自俄羅斯進口大幅下降。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自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砂398.5萬噸,增加2.4倍,自蒙古國進口鐵礦砂163.7萬噸,增加5.8%。上述兩個國家占同期自治區鐵礦砂進口總量的91.3%。另,自毛里塔尼亞進口29.0萬噸,去年同期無進口;自俄羅斯進口25.6萬噸,減少43.8%。
今年以來,鐵礦砂進口均價持續走低,近兩月有所回升。自2014年12月份以來,鐵礦砂進口月度均價持續走低,2015年前5個月,月均下降5.8%,5月份達到最低點后,有所回升。
一般貿易進口占近七成,且大幅增長。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鐵礦砂429.0萬噸,增加2.6倍,占同期自治區鐵礦砂進口總量(下同)的69.5%;其余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鐵礦砂187.9萬噸,減少3.3%。
國有企業進口倍增,民營企業進口小幅減少。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國有企業進口鐵礦砂428.5萬噸,增加2.5倍,占同期自治區鐵礦砂進口總量(下同)的69.5%。同期,私營企業進口188.4萬噸,減少0.8%,占30.5%。
進口種類以未燒結鐵礦砂及其精礦為主。2015年1-7月份,內蒙古自治區進口未燒結鐵礦砂及其精礦602.4萬噸,增加1倍,占97.6%;其余為進口已燒結的鐵礦砂及其精礦14.5萬噸,減少24.9%。
人民幣貶值加大鐵礦石進口成本。8月11日和8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兩日貶值超過千點,累計貶值幅度達到3.5%,創歷史最大降幅。人民幣貶值,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劇烈波動。人民幣貶值有利于促進中國鋼鐵出口,將有效緩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蘭格鋼鐵分析稱,預計2015年中國鋼材直接出口量有可能過億噸,再加上同等數量的間接出口,全部鋼材出口量將在2億噸左右。中國鋼材出口需求大幅增加,有利于改善國內市場供求關系。人民幣貶值將增加鐵礦石等冶煉原料進口成本,起到抑制進口和升高價格的兩方面影響,也有利于國內冶煉原料市場價格走高,由于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剛性需求一直存在,且沒有可替代的供應渠道,因此人民幣對國內鐵礦石進口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鐵礦石資源稅改推進困難。與澳大利亞、巴西等富鐵礦國家相比,我國是貧鐵礦國家,與這些國家鐵礦企業平均60美元/噸的開采成本相比,我國礦企平均開采成本達100美元/噸。鐵礦石資源稅改革方案,在落實過程中遇到業內巨大阻力。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2013年我國32價大型礦山企業的總體稅負為25.09%,而澳、巴等國際大型礦山的稅負則為4%至5%。根據當前政策,鐵礦石企業在資源稅上享受一定的優惠。有專家認為在當前鐵礦石行業處于低谷時進行資源稅改革不利于行業發展,應盡快推出中遠期發展規劃,并在資源配置方面向資源儲量達、生產水平高、節能環保符合國家要求的中大型礦山傾斜。
為此滿洲里海關建議:一是盡快出臺鐵礦石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宏觀政策引導力度,保障國家資源供應安全;二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行業整合,發揮資源配置的作用,形成行業良性競爭,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發揮國產礦優勢,做好搭配互補,減少對進口礦的過度依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