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年底工信部或將頒發虛擬運營商正式牌照
2015/9/22 8:33:4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目前,國內的虛擬運營商企業紛紛準備或已經向工信部提交了相關材料,工信部在資料收集完畢之后將會對國內的虛擬運營商企業進行評估,考核的內宗主要包括網絡信息安全、用目前,國內的虛擬運營商企業紛紛準備或已經向工信部提交了相關材料,工信部在資料收集完畢之后將會對國內的虛擬運營商企業進行評估,考核的內宗主要包括網絡信息安全、用戶權益保護、業務開展情況等多方面。工信部將在2015年年底前公布此次考核的評估結果,評估通過的虛擬運營商將獲得正式牌照。
2013年“世界電信日”當天,工信部正式發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并在當年12月向京東、巴士在線等11家民營企業頒發了首批移動通信轉售業務運營試點資格。虛擬運營商從此在國內通信市場正式登場,時至今日,有42家企業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
2015年9月16日,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表示,工信部正在收集材料進行評估,這些材料相當于企業的‘自我總結’,提交上去后工信部還會有進一步的動作。客戶服務方面的考核也很重要,《試點方案》中明確表示,企業要具備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的能力,建立服務質量管理體系。相比之下,對各家虛擬運營商的客戶發展數量考核的分量不是很重。
工信部對虛擬運營商的評估集中在信息安全、客戶服務和業務發展情況等方面。信息安全方面,是否在防止用戶信息泄露方面做到位、是否嚴格執行“手機實名制”等都是重要考量。
相比之下,對各家虛擬運營商的客戶發展數量考核的分量不是很重�!懊考移髽I獲準開展業務的時間不一致,有的企業2013年12月就拿牌了,有的企業直到去年底才拿牌,開展業務時間不一,所以考核中對每家企業用戶發展量不是很關注。”業內專家說道。但他同時表示“這些企業在試點期內是否開展業務是考核的一方面。”也就是說,盡管工信部不會以用戶數多少作為參考依據來評判是否頒發正式牌照,但是如果試點期內試點企業一無所為恐怕也將被淘汰。
首批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公司
工信部2013年12月26日正式向11家企業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2013年12月26日,包括京東、北緯通信、話機世界、分享在線、萬網、樂語通訊、華翔聯信、天音控股、浙江連連、迪信通、巴士在線在內的11家企業成為首批虛擬運營商。通過虛擬運營商,消費者將能夠獲得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以外的電信服務。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發放,也標志著民營資本進入電信邁出了關鍵性一步。虛擬運營商,是指從傳統運營商處購買通信服務后,重新包裝品牌,增加服務,再銷售給用戶的企業,他們沒有自己的網絡設施。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介紹,虛擬運營商的注冊資本金只要求1000萬,比基礎運營商的門檻低得多,但在2015年前,將至少給市場增加5000萬新增用戶。對于傳統運營商,虛擬運營商既是競爭,又是合作。
虛擬運營商的發展
“170”號段為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段,“170”號段的11位手機號前四位來區分基礎運營商,其中“1700”中國電信的轉售號碼標識,“1705”為中國移動,“1709”為中國聯通。而且虛擬運營商的客服也從10020到10039延續了基礎運營商的號碼規律。
“目前國內運營商的用戶數量已經突破千萬,大概在1100萬左右,而且月增量在200萬左右,這個增量還是比較大的。按照這樣的增速,年底能夠達到1800萬、1900萬左右�!碧摂M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表示。
目前,我國的移動用戶總數在12.9億左右,虛擬運營商的用戶數量為1100萬,占比為0.85%。而歐美國家虛擬運營商在業務啟動階段,用戶數只占到存量市場的0.5%左右。
現在來看,國內的虛擬運營商開始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有好幾家的用戶數量在100萬以上,但是也有很多企業的用戶數量在幾十萬,甚至幾萬左右。”這位專家表示。
對于國內虛擬運營商的未來,鄒學勇認為要在差異化上下工夫,通過個性化服務,占據“小眾市場”。國內虛擬運營商不僅要將精力放在流量套餐服務上,還要向業務捆綁、跨界融合方向演進。
虛擬運營商中的八大派系
渠道派
這里大牌云集,有蘇寧、國美、迪信通、天音、樂語、話機世界、愛施德等。他們在通信圈混跡多年,與運營商有著深厚的合作關系以及豐富的群眾基礎,其現有的業務資源與虛擬運營商的要求也最為匹配,做虛商可謂近水樓臺。他們動作最快,其中樂語打響了第一槍。
互聯網幫
以360、百度為首。這兩家公司還沒有獲得牌照,不過都與運營商達成協議,在互聯網思維盛行的當下,他們的揮戈殺入無疑將競爭推向白熱化�!皻⑹帧�360善打免費牌,業界已見證它在殺毒市場的所向披靡,這一次殺入移動轉售領域絕對是來者不善。
電商派
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分析指出,意在獲取移動平臺入口,完善O2O生態。
終端派
如小米、聯想、富士康、海爾、海信等。他們在中國電信牽手的第三批名單中。這些智能終端廠商正圖謀轉型,從單純提供硬件向軟硬一體看齊。
金融派
以平安保險、民生銀行、中期集團為代表。其中,平安、民生的參與令業界吃驚。分析認為,其意在移動支付和移動金融,如何提供便利的基于移動設備的支付和金融服務是它們的著眼點。
行業派
指那些為特定行業用戶服務的公司,如北京華翔聯信、分享通信、中麥通信、三五互聯、長江時代等,即將獲牌的鳳凰資產、星美、海航也可歸入此派。
CP/SP派
以北緯通信、遠特通信、朗瑪信息為代表。他們出身于電信增值業務,活躍在以手機為窗口的移動互聯網江湖,與運營商關系密切。做手機游戲的蝸牛移動也可歸入此派,該公司出手迅猛,上周末還召開了第一屆合作者大會,聯合眾多內容商吹響了全面進軍的號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