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購奢飾品消費暴增:用戶單次消費額同比上漲28%
2015/10/10 8:34: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由于電子商務提供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選擇,中國內地消費者不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增加了網上購物行為——從化妝品、服裝到汽車和房地產。畢馬威公司和中國奢侈品零售商由于電子商務提供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選擇,中國內地消費者不受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增加了網上購物行為——從化妝品、服裝到汽車和房地產。
畢馬威公司和中國奢侈品零售商魅力惠網站等機構近日共同對10150名奢侈品消費者進行了調查,發現了這一趨勢。該調查報告名為《2015年中國的網購消費者》。畢馬威主導的研究發現,與去年的調查數據1800元相比,內地的奢侈品消費者單次網上消費額上漲28%至2300元。中國的網上和移動奢侈品消費已呈爆炸增長之勢。
畢馬威公司的合伙人埃吉迪奧·扎雷拉10月6日說:“目前中國市場的變化速度讓零售商和品牌商都措手不及。”
調查發現,4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奢侈品大多是通過網絡渠道購買。他們還表示,對于單價在4200元人民幣以下的商品,可以放心在網上支付,相比2014年調查的1900元人民幣大幅增長121%。
“中國消費者尋找的是實際購物之外的體驗,”扎雷拉說,“他們不再僅僅擁有奢侈品,而開始體驗奢侈,包括到高檔餐廳用餐、美酒、私人飛機、游獵、奢侈旅行、水療、藝術品拍賣和越來越多的投資服務。”
據貝恩公司估計,隨著北京打擊官員奢侈消費,去年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為1150億元人民幣,比前年減少1%。由于經濟增長放緩,人們普遍認為中國奢侈品市場仍將面臨壓力。
不過扎雷拉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電子商務開支情況完全不同。他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并將引領全球電子商貿的發展。智能手機是最常用的網購設備。我們預計,隨著中國消費者日益成熟并嘗試更多的網購平臺,移動網購支出將很快大幅拋離互聯網平臺。”
折扣仍是主因
推動網購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價格和折扣。然而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曾以正價網購奢侈品。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轉變,說明開始有其他因素在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比如產品產地和獨特性等。
魅力惠首席執行官韋奕博表示:“價格推動網購的作用越來越小,但價值的作用仍然重要,因為現在的消費者會到世界各地旅行,通過網絡也可以看世界,所以對全球各地的價格了如指掌。”
小件還是主流
調查還發現,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愿意通過網絡來購買大多數類別的奢侈品。
調研指出,很多類別的奢侈品平均消費開支都出現了增長。平均消費金額出現增長的熱門類別包括:手袋、女裝和化妝品;消費金額出現大幅增長的類別包括:手表和珠寶,整體而言手表和珠寶占網絡奢侈品銷售的份額較小。
化妝品是最受歡迎的網購產品,其次是女鞋、箱包皮具、女裝及配飾。
在線到線下
在線到線下是日益明顯的大趨勢。調研發現,最能打動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奢侈品的因素之一,是他們在博客或社交網站上了解到某個產品,然后在網店里看到了這個產品。不少網店開設了臨時實體店,而越來越多的奢侈品牌則開始建設自家的中國網站以及在熱門的電商平臺開店。
網購奢侈服務
調研發現,除了奢侈品,還有越來越多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奢侈服務,主要是網上預訂酒店和餐廳,其次是境內外旅行。調查還指出,海外網購奢侈品出現大幅增長,有48%的消費者在過去一年曾經海外網購奢侈品,其中三分之二表示過去一年增加了海外網購奢侈品的數量。
調研發現,打算在網上購買境外游的中國奢侈品網購消費者幾乎增長一倍,表示曾在過去一年在網上購買境外游產品的消費者比例為35%,而預測未來一年會網購境外游產品的則達到61%,增幅超過70%。
策略調整見效
在“三公”消費受限的大背景下,店商渠道的奢侈品銷售遇阻,這給眾多奢侈品牌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直接導致品牌收縮門店網絡。
面對發展頹勢,奢侈品牌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市場,一場降價風潮從香奈兒開始。3月18日香奈兒對中國門店實施降價20%的策略,同時于4月8日對歐洲專柜價格上調20%,令中歐價差縮小至5%左右。在這之后,眾多奢侈品牌紛紛跟進。盡管國內與歐美市場的價格落差依然存在,但奢侈品牌放低身段的態勢已經顯現,這也給奢侈品牌的銷售帶來了利好。
配套服務堪憂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聯合創始人、COO孫多菲此前表示,物流配送是奢侈品企業開辟電商道路途中遇到的普遍難題,市場上目前尚無同檔次服務可以匹配。
中國實戰電商協會會長所志國坦言,國內奢侈品電商在選擇配送時較為謹慎。而快遞行業盡管設有相應的管理或者處罰系統,但處罰的概率卻很低。因此,奢侈品的配送很難讓人放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