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油價格2016年仍難好轉
2015/12/30 9:00: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2月26日,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以來,食用油市場行情總體上呈現出穩中偏弱的格局。其中市場占比較大的大豆油,批發價格基本上處于震蕩、窄幅調整為12月26日,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以來,食用油市場行情總體上呈現出穩中偏弱的格局。其中市場占比較大的大豆油,批發價格基本上處于震蕩、窄幅調整為主,而花生油的價格,今年以來也是一直表現平平,即使在中秋、國慶,以及時下的元旦節日市場,也未出現往年上漲的“節日價格”。
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使我國居民消費的主要食用油,面對今年低落的食用油價格,2016年食用油市場又會有怎樣的走勢?
目前國內的食用油市場,從北至南主要分為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
在大豆油方面,北京玉泉路糧油市場分析師劉敬亮表示,整個2015年,大豆油市場基本無行情可言,整年的走勢呈現一種下跌的態勢。
劉敬亮:利空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供應寬松。今年上半年巴西、阿根廷大豆豐產,下半年美國大豆同樣豐收,產量創歷史新高。二是原油下跌,進而影響其價格走勢;三是美元震蕩向上,與此同時,國內大豆油價格主要參照國際市場行情,因此其價格的透明度較高。這樣以來,使得大豆油價格上漲乏力。
2016年豆油會有怎樣的走勢?
分析師劉敬亮表示,尚需要分析判斷,但是總的來說,行情不太樂觀。
劉敬亮:近兩年來全球大豆實現豐收,近期阿根廷宣布將大豆出口稅率下調5%,對國際市場豆類價格形成利空。就國內而言,供給充足、產能過剩、需求不強,對豆油市場來說無疑是消極因素。當然,后市對南美大豆主產區種植面積、天氣對作物生長的影響等進行炒作,不乏有階段性行情出現。
此外,2015年生豬的養殖規模,并未出現增長,大豆的衍生物豆粕,行情也是低迷,分析師劉敬亮提醒從業者,國內豆農盡量不要與國際市場進行價格上的競爭。
劉敬亮:更多的應從國產大豆自身非轉基因、蛋白含量高等方面入手,種優良品種、產優質大豆。從差異化角度避開國際大豆沖擊,提升自身價值。
再來看花生油市場。
花生油,在我國的食用油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中國產業調研網數據顯示,2015年度我國花生種植面積471萬公頃,花生總產量1700萬噸,其中用于榨油的花生數量為756萬噸,分析花生油來年的走勢,最主要的分析點就是花生,包括2015年度花生的種植情況和銷售情況。分析師嚴琳表示,目前油廠對花生的收購,較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嚴琳:今年由于花生次貨偏多,油廠對好貨有收購意愿,但次貨消化難度較大。
內蒙古花生種植戶老范說,花生產出后,還有一個存貨的問題,這兩年他的感受是,花生的價格總體一般,銷量一般,未來波動幅度不大。
老范:兩塊三到兩塊七,基本上和去年持平,花生不是太暢銷,最近這兩年都不是太暢銷。
目前我國花生油行業面臨著膨脹、國際市場原料價格下跌,以及壓榨成本的不斷上漲,花生油行業競爭激烈,與之帶來的,是我國花生市場價格的慘淡,很長一段時間,這一現狀難以得到改變,卓創資訊分析師嚴琳同意此種觀點。
嚴琳:油廠尚未有利好信息。但仍需觀望批發市場的接受能力及消化能力,今年當前批發市場交易不積極的狀態下,預計上漲幅度或較為有限。
嚴琳提醒種植戶,2016年花生豐收后,在接受的價位上農戶要抓緊時間賣,對于榨油企業來說,要適度控制規模,分散原料進貨時間。
北方吃花生油,南方一些地區吃菜籽油。菜籽油的行情,2016年會有怎樣的預測呢?
安徽六安的種植戶郭大姐,2015年種了90畝油菜,平均畝產在300斤左右,不論是種植面積,還是單產都出現了下降,郭大姐說她的情況,在安徽六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郭大姐:村里面現在種油菜的現在越來越少了,有也是他們種也是留給自家吃。以前家家都種油菜,今年產量不是很好,收購價給的也低,這幾年虧得多。
近幾年菜籽油市場價格低迷,尤其是2015年,國產四級菜籽油價格,低峰時每噸僅有8900元,比往年同期跌了1150元。分析師段連偉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受壓榨利潤不足的影響,油廠收購菜籽的熱情會進一步下降。
段連偉:國產菜油市場價格受政策影響并不明顯,廠家目前除了為中儲糧做代加工以外,自己很少收購菜籽,主要原因是菜籽壓榨利潤不足,甚至出現虧損,菜油走貨緩慢,致使價格下跌。
分析師段連偉認為,2016年度,菜籽油的行情將以繼續弱勢震蕩為主,可能有反彈,但是強度不大,想擴種規模的需要謹慎從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