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家國有造船廠倒閉 國內造船業或將迎破產高峰
2016/1/3 8:44:2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臨近歲末,浙江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最終沒有撐下去。浙江省海運集團近日向舟山中級人民法院提請其子公司五洲船舶的破產清算,五洲船舶成為造船業寒潮中第一家倒閉的臨近歲末,浙江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最終沒有撐下去。
浙江省海運集團近日向舟山中級人民法院提請其子公司五洲船舶的破產清算,五洲船舶成為造船業寒潮中第一家倒閉的國有造船廠。
舟山市中院官網顯示,經過初步被審查,截止2015年9月30日,五洲船舶負債合計9.11億元,主要涉及農民工工資、船舶配件供應商貨款、稅收機構稅費等;資產總計5.34億元,其中尚有4艘船舶未能建造完成、1艘船舶因交付問題正在仲裁,其主要資產為國有土地使用權、辦公樓和船舶修造設備及設施。
法院確認:五洲船舶已經完全資不抵債。
舟山市中院目前已對五洲船舶全部資產予以保全,同時召開管理人與債務人接管會議、封存財務賬冊等工作。
資料顯示,五洲船舶為國企浙江省海運集團旗下船廠,成立于2001年10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擁有3000余米岸線、8萬噸級船臺和3萬噸級干船塢各一座及5萬平方米廠房,能建造10萬噸級以下各類船舶,年產能在30萬載重噸左右。
低迷數年的中國造船業在2015年依然沒有迎來好轉,產能過剩、融資困難等情況愈發嚴重,開始出現破產潮。
2015年3月,泰州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東方重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4月,溫州最大造船企業莊吉船業宣布破產重整。5月,正和造船向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5月,被譽為江蘇技術實力最強的造船企業明德重工因重整失敗,宣布破產清算。
而數日之前,2015年12月24日,江蘇國信集團旗下的船廠舜天船舶發布公告稱,中國銀行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不抵債為由,向南京中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
浙江、江蘇數位行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斷言,2016年造船行業的破產潮會迎來高峰,而民營造船會首當其沖。
根據工信部預測,“十三五”期間全球新船年均需求在8000-9000萬載重噸左右,需求依然低迷,而中國目前的造船能力還在8000萬載重噸左右,這意味這中國造船的產能就能滿足世界。
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顯示,1-10月,中國承接新船訂單203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2.1%。截止10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20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4%,比2014年底下降11.6%。而2015年中國的造船完工量預計在4000萬載重噸以內,還不到實際產能一半。
浙江舟山造船行業協會一位前秘書長對澎湃新聞表示,“近年來,國家雖然出臺的一些政策,但都是有惠于央企較多,對民營的扶植政策比較少,而且民營企業基本難拿到國家的軍工訂單。”
“除了大的環境方面,另一方面,現在新接訂單的船價比較低,至少比高位的時候下降了30%,首付比例就更低了,一兩成已經較為普遍,3成已經是非常好了,原來好的時候超過50%,甚至80%的首付都有可能,這就對企業的墊資要求很高,因為造船周期時間長成本高,資金鏈很容易帶來壓力,所以就出現有訂單需求,但是企業不敢造的局面,如果資金鏈斷裂就很麻煩。現在融資困難是大部分船廠所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以前還有在建船舶的抵押,現在也比較難,有的銀行也不貸款了。還有人工成本增加也是一個因素”,上述秘書長描述了舟山造船業目前的現狀。
明德重工一位前銷售經理也對澎湃新聞表示,“在沒有足夠資金、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民營船廠是非常困難的,尤其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為避免惡意競爭,國家也希望一批民營船廠倒掉,比如有個淘汰補貼,只有國營船廠能享受,所以政府現在也在保龍頭企業,有選擇性的把一些產能差的不列入銀行支持名單,一些小作坊的還是讓市場淘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