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TO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 中國是最大受益方
2016/1/6 9:06:0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12月末,剛剛結束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就多哈回合農業出口競爭、最不發達國家議題達成共識,承諾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并就出口信貸支持、棉花、國際糧食12月末,剛剛結束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就多哈回合農業出口競爭、最不發達國家議題達成共識,承諾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并就出口信貸支持、棉花、國際糧食援助等議題達成了新的多邊紀律。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對農業出口競爭進行規范的協定為“歷史性的突破”,但其對中國農業領域即將產生何種影響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長久停滯后的重要突破
據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出版的《橋》期刊報道,根據決議,發達經濟體將立即取消他們現有的農業出口補貼,這些補貼長期以來被視為“貿易扭曲性最嚴重”的措施;發展中成員也必須在2018年年底前取消他們的出口補貼。
WTO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表示,本次會議關于農業出口競爭達成的協議可謂WTO成立20年來在農業領域達成的“最為顯著的成果”。他說,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意義非凡,此舉將消除市場扭曲,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將改善發展中和最不發達國家的民生。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表示,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對于世界貿易組織而言是個“轉折點”。他說,“全球取消出口補貼讓美國的農民和牧場主有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WTO將為現存的最扭曲的貿易補貼畫下句點。”歐洲執委會也對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大加稱贊,“這對公平貿易有益。對于懷疑WTO作用的人來說,這是一次很有力的反駁。”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田維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直言,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一直都是WTO多哈回合談判的焦點,甚至在談判剛開始的時候就曾多次提出類似目標,而此次會議首次就全面取消補貼作出承諾,有利于多哈回合談判的整體推進。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楊鳳鳴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過去20年內,世貿組織內農產品貿易的規則基本上沒有什么進展,此次終于達成協議,意義重大。此外,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為食品安全設置公共儲備、設置相關特殊保障機制這些措施,都體現出WTO內對發展中成員權利的認可。
中國是重要受益方
就農產品出口補貼取消對中國的影響,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表示,中國是內羅畢會議的重要受益方,取消出口補貼“有利于縮小我國與發達成員在農業支持工具上的差距”。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幾乎沒有補貼,因此,在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出口補貼取消之后,國內農產品出口的競爭力將有所上升。“取消補貼的本質意義在于促進農產品國際貿易,使全球農產品貿易變得更加公平有序,更加順暢。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是受益者。”楊鳳鳴說。
田維明則告訴記者,我國目前在全球農業市場上所面臨的一大壓力是國內農產品價格高于進口價格,發達經濟體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有助于減輕中國國內農業部門的壓力;另一方面,出口補貼之下中國能買到廉價的進口農產品,也能讓國內消費者獲益。因此,“對于這項承諾對中國市場的具體影響還要進行全面考量。”
南開大學中國國際發展研究中心教授趙龍躍也表示,此次會議達成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的承諾,最大的受益方是發展中國家中的農產品出口國,但具體到每一種產品的情況還需要具體分析。“以棉花為例,中國每年要進口大量棉花,取消出口補貼后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是否會上漲?競爭更激烈、更公平之后我國能否進口到性價比更高的棉花?這些都有待進一步觀察,不能籠統地下結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從產業承載力觀察三農改革
- 下一篇:豬價實現盈利 但不宜盲目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