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六合一"疫苗缺貨數月 或因內地赴港接種者增多
2016/1/13 9:00: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供求關系不平衡的背后,不僅有部分香港醫務所對于內地高端兒童疫苗市場的爭奪,還隱藏著各類專業代理參與的“疫苗接種服務產業鏈”。香港的“奶粉荒”已成過去時,如今又供求關系不平衡的背后,不僅有部分香港醫務所對于內地高端兒童疫苗市場的爭奪,還隱藏著各類專業代理參與的“疫苗接種服務產業鏈”。
香港的“奶粉荒”已成過去時,如今又隱現“疫苗荒”,個別疫苗甚至一針難求。
孩子還未出生,身在珠海的李翠(化名)就開始為寶寶規劃將來,比如赴美生產讓女兒拿美國護照;回國后,為讓孩子少挨針,又選擇到香港給女兒注射疫苗。
最近,李翠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2015年8月~10月,她先后兩次帶女兒前往香港注射“六合一”疫苗(相當于內地“五聯疫苗”加乙型肝炎注射劑的合體),就要打最后一針時,香港的“六合一”疫苗卻斷貨了。
在多家香港兒科診所給出“沒貨”的答復后,李翠最終托關系找到了一家專做高端醫療的醫務所,他們還有最后一支存貨。去年底,李翠帶著剛滿6個月的女兒匆匆趕到香港,完成了這“最后一針”。
缺的還不止“六合一”疫苗。記者多方采訪調查發現,香港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近年來走紅的女性宮頸癌疫苗等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貨。
香港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朱偉星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內地赴港接種疫苗者越來越多是香港疫苗產品的主因之一,而在這供求關系不平衡的背后,不僅有部分香港醫務所對于內地高端兒童疫苗市場的爭奪,還隱藏著各類專業代理參與的“疫苗接種服務產業鏈”。
“六合一”已缺貨數月
2015年年中開始,香港各大親子論壇都在討論“六合一”疫苗缺貨的情況。《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曾先后致電多家兒科診所,得到的答案均是“全線斷貨,不知何時才能補貨”。
一名香港兒科醫務所的護士去年12月告訴記者,他們的“六合一”疫苗已經斷貨好幾個月了,供貨的葛蘭素史克有限公司(GSK)給出的解釋是,制造“六合一”疫苗的原料已經用完,不知道何時到貨。截至發稿,對于記者就此問題的采訪,葛蘭素史克尚未給出答復。
類似的情景也發生在內地多個城市。去年年中開始,不少地區都出現了進口五聯疫苗缺貨的情況。資料顯示,五聯疫苗包含了百日咳、白喉、破傷風、脊髓灰質炎及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注射劑,比相同效果的國產疫苗足足少了8針,這也成為不少家長為孩子選擇注射五聯疫苗的主要原因。
然而,香港的“六合一”疫苗能讓孩子再少打3針,意味著如果內地的小朋友在香港注射疫苗,總共可以少挨11針。因此,像李翠這樣具備經濟能力的父母有了帶孩子到香港打疫苗的想法和動力,間接引發了香港“六合一”疫苗短缺的情況。
除“六合一”疫苗外,最近由美國輝瑞藥廠(Pfizer)生產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在香港也是“一針難求”,這種疫苗能覆蓋最常見的13種血清型,覆蓋率高達70%。
2015年4月,內地生產肺炎疫苗的輝瑞公司發布通知稱,由于“沛兒”7價疫苗在中國的許可證過期,提交的續期申請未獲批準,導致該疫苗供應停止。此外,“沛兒”13價疫苗目前在內地處于臨床注冊階段,上市日期難以預測。為了讓孩子獲得最大保障,從去年下半年起,不少家長在部分仍有存貨的私立醫院花高價購買疫苗,費用甚至上萬元,并且有家長開始選擇到香港注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
香港私人執業兒科專科醫生周振軍曾表示,東鐵沿線的診所有不少內地的家長帶著子女來接種,以他本人設在沙頭角的診所為例,有90%接種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兒童來自內地,其位于大埔的診所也有一半的接種兒童來自內地。
不過,疫苗斷貨的問題對香港本地兒童影響并不大。香港衛生署規定,為所有在香港出生及居住的嬰兒及兒童提供強制、普遍及免費的疫苗接種計劃,計劃的年齡對象為初生嬰兒至小學六年級學生。
在這些疫苗計劃中,雖然沒有包含“六合一”疫苗,但也是包含白喉、破傷風、無細胞型百日咳及滅活小兒麻痹混合的“四合一”疫苗,而乙型肝炎疫苗也包含在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里,不過小朋友要多挨3針。但如果需要注射B型流感嗜血桿菌的疫苗(HIB),則需要單獨去私家醫務所接種,這類疫苗通常庫存充足。
此外,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也包含在香港衛生署的疫苗計劃中,無論是私家醫務所還是母嬰健康院接種,都是輝瑞公司的疫苗,所以香港兒童不會受到任何影響。2015年截至11月,香港衛生署已為兒童接種超過19.9萬劑肺炎鏈球菌疫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