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質檢總局:智能坐便器四成不合格 中日馬桶蓋質量無顯著差異
2016/1/18 8:46:2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近日,質檢總局組織開展了智能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和行業調查。結果顯示,抽查的智能坐便器產品合格率僅為60%,市面上的外資及國內主流品牌樣品均合格,近日,質檢總局組織開展了智能坐便器產品質量國家監督專項抽查和行業調查。結果顯示,抽查的智能坐便器產品合格率僅為60%,市面上的外資及國內主流品牌樣品均合格,大部分不合格產品由國內中小企業生產。
據了解,這次抽查一共抽查了15個省市、45家生產的45批次智能坐便器產品,整體式智能坐便器25批次,獨立式坐便器也就是智能馬桶蓋20批。經過檢驗,有18家生產的18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要求。其中13批次為整體式坐便器,5批次是智能馬桶蓋。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耐熱和耐燃安全水位技術要求、水箱安全等技術項目。
相關質監機構分析指出,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部分企業過于注重產品的外觀而忽視產品的安全。在座圈生產的過程中,沒有或者未足量添加阻燃劑。第二部分是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采購監督機制,對采購等配件把關不嚴。
2015年年初中國游客到日本去搶購智能馬桶蓋的消息曾經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國產品牌的智能馬桶蓋質量是不是真的比外資品牌差一大截呢?對此,質檢總局組織相關的檢測機構給出了一個比對結果,雖然在產品工藝設計方面中日品牌出現差異,但是中日主流品牌無論是在功能還是安全性能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最大的差距是在品牌實力。另外從標準和功能的對比來看,中日產品對于產品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沒有顯著差異。而在產品具備的功能方面,無論是國產還是國外品牌一般都具備像溫水沖洗、暖風座圈加熱等等功能。部分高端產品還會增加按摩、抗菌等功能。而從安全和性能對比來看,同樣主流品牌和日資品牌的差異不大,但是部分國產小品牌的產品在防火、防觸電等等安全指標上存在不合格的現象。所以目前中日主流品牌產生的差距,主要還是集中在品牌認知度、品牌知名度市場占有率等方面,究其原因可能跟國內產業起步晚,消費習慣等因素有關。(來源:新華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