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創12年來低點 產油國家面臨挑戰
2016/1/20 8:48:49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國際油價一段時間以來不斷跌破新的價位,在去年下跌超過30%后,新年方始又下跌18%,處于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由于壓制油價的力量仍然存在,供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國際油價一段時間以來不斷跌破新的價位,在去年下跌超過30%后,新年方始又下跌18%,處于十多年來的最低水平。
由于壓制油價的力量仍然存在,供需難以平衡,低油價或將延續。作為經濟活動中一大重要因素,國際油價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近來持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多重因素壓低油價
隨著市場情緒從不好變得更糟,油價正持續暴跌至多年低點。近日,美國能源信息局將2016年美國原油均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0.89美元下調至每桶38.54美元,將布倫特油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5.78美元下調至每桶40.15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周油價將繼續下跌。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指出,受制于一系列重大因素的影響,2016年油價大概不會恢復到正常區間。
油價自2014年以來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市場供需失衡。據國際能源署統計,當前供大于求的失衡程度相當嚴重,這一差距將在2016年繼續拉大,直到2016年底才能開始恢復平衡。
歐佩克的原油產量約占世界原油市場的三分之一。面對油價下跌,歐佩克沒有減產,而是要與非歐佩克國家爭奪市場份額。目前歐佩克的實際日均產量約為3150萬桶,處于多年高位。
頁巖油革命令美國的原油產量大為增加。美國能源信息局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日均原油產量約為922萬桶,處于多年高位。盡管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已低于很多原油生產商的生產成本,大多數原油生產商仍在頂著虧損壓力繼續生產。
在需求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油價下跌后,美國的原油需求依然未見起色。多方觀察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過剩供應量仍十分可觀。
其次,隨著美聯儲于去年12月中旬啟動加息,美元持續對其他貨幣走強,美元升值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歐洲、亞洲的消費者需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原油,也導致石油的需求進一步縮小。另一方面,一些產油國的貨幣相對于美元貶值,意味著以美元計算的開采成本降低,從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油價。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指出,供過于求令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但從每桶55美元跌至每桶35美元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
國際油價何處是底,目前還很難判斷。由于供需方面壓低油價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改變,低油價或將在市場上持續,分析師的預測也不斷調低。不過,也有報道說,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日前表示,從市場基本面因素來看,預計油價在今年內將會出現回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