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2016生豬產業鏈的十大要素
2016/2/2 9:01: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015年隨著國內生豬養殖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行業生產環境發生了大變革,高風險、高科技、高融合的特征日趨明顯,養豬行業陷入低迷狀態。但目前來看,我國仍是導讀
2015年隨著國內生豬養殖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行業生產環境發生了大變革,高風險、高科技、高融合的特征日趨明顯,養豬行業陷入低迷狀態。但目前來看,我國仍是豬肉消費大國,所以只要豬肉消費占比處在高位,生豬產業鏈發展就不會放緩,未來,生豬產業鏈必會邁入大農業大食物大格局時代。縱觀2015行業行情,2016年以下幾點或將影響整個生豬產業鏈。
1、2016年“生豬養殖補貼”,你知道嗎?
國家為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生豬養殖積極性,自2006年中央財政開始實施畜牧良種補貼政策以來,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15年,已累計安排89.5億元來發展生豬生產,具體包括規模化生豬養殖戶圈舍改造、良種引進、糞污處理的支出,以及保險保費補助、貸款貼息、防疫服務費用支出等。2016年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繼續支持畜牧良種補貼工作,下表為節選2016年部分有關生豬的補貼項目。
2、2016年,PRRS及PED或將繼續威脅全球豬業的盈利和健康發展
對養豬人來說,豬病始終是養豬業的最大威脅之一,2015年據有關國際機構對全球300個豬獸醫進行問卷調查,從收到的162份完整的調查中歸納,認為三種威脅性最高的疫病分別為:PRRS、PED和ASF。亞洲現主要為PED和PRRS這兩種疾病。目前,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調查報告,歐洲的白俄羅斯、波蘭、立陶宛,包括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已確認存在非洲豬瘟感染病例。據相關機構估計,非洲豬瘟在俄羅斯以每天1km的速度傳播,未來可能對我國豬業產生威脅。
那么,2016年我們要關注動物防疫的以下幾種補貼政策:
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疫苗補助政策;
畜禽疫病捕殺補助政策;
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
豬定點屠宰環節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補貼政策。
3、“禁抗令”出臺,養殖業須直面變化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的問題,我國畜產品中長期大量不規范的使用抗生素,將會影響影響到細菌的耐藥性,影響食品安全、環境安全、生物安全。目前,已經有許多飼料企業加入到無抗飼料研究的隊伍中,但是,因為抗生素在使用效果和成本方面具有優勢,完全禁止飼料中抗生素的使用或者限用抗生素,仍然需要各方的努力,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養殖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無抗化”是大勢所趨,養殖行業、飼料行業、獸醫獸藥行業及相關行業都必須適應趨勢的發展。2015年“禁抗令”出臺,未來食用動物是否會逐步全面禁抗也未可知,這對生豬產業是個不小的挑戰。
4、畜牧污染,直戳養豬人軟肋
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變化大會,畜牧生產對環境與氣候變化影響引發熱議,中國一二線城市霧霾加劇,當我們一腳要邁入2016時,南方就有豬場因環保問題而被關閉,所以2016年中國豬場治污仍是生豬產業鏈的重頭大戲,因此,未來環保問題將是生豬產業鏈不可忽視問題。
5、“紅肉致癌”風險或將持續影響生豬全產業鏈
親們還記得“紅肉致癌”么?法國里昂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報告,首次將火腿、香腸、肉干等加工肉制品列為1類致癌物質,并將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質,消息一經發布,肉產品已經受到牽連,輿論的跟風,網絡的散播,未來影響或將持續。
6、“互聯網+”占據生豬產業鏈半壁江山,必將掀起層層浪
如今,放眼望去,什么站在風口上,當然是“互聯網+”啦,生豬產業鏈作為畜牧業重頭大戲,行業大佬怎肯“放過”!跨行跨業整合是未來發展趨勢,是時代選擇,2014年馬云就以20億入股伊利旗下畜牧公司,2015年互聯網金融、O2O模式及物聯網技術的深度整合實現畜牧養殖的專業化,豬產業鏈站在如此風口上,怎能飛不起來,且看2016,跨行跨業整合初期,“互聯網+”如何玩轉生豬產業鏈。
7、春江水暖鴨先知—“豬價”
2015年最牽動人心的當屬豬價,2015年3月開始豬價回暖并持續走高,現在為止,豬價接近9元/斤,養豬盈利一直保持高位,2015年母豬存欄結構調整,多年、多胎齡老母豬被淘汰,據預測:2016年下半年生豬供應下降幅度將減少,甚至可能出現同比小幅增加或持平,那么,2016年9-10月份豬價再次出現下調將成為大概率事件。業內人士向來敏感洞察行業內的風吹草動,“豬價”對生豬產業鏈的影響怎可忽略。
8、千呼萬喚始出來出處—“2016年1號文件”出臺
歷屆1號文件作為農業重中之重,是行業發展的方向標,業內普遍認為,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三農”,著力加強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同時聚焦農業現代化,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在具體細分領域方面,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將連續第四年寫入文件,而且對其扶持的力度和過去相比都有較大突破。
9、大時代大農業下的投資與收購
2015年,新希望與法國最大的種豬及豬肉生產商科普利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美國JBS美國公司以14.5億美元收購嘉吉在美國的豬肉業務,天邦股份3.26億收購生豬養殖公司,正大集團、溫氏集團亦加大在中國市場投建生豬產業鏈項目。這些集團的投資與收購都將影響未來生豬產業鏈的發展。
10、肉產品進出口量對生豬產業鏈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國外對華出口豬肉的國家越來越多,這也是眾多養殖戶對進口豬肉比較反感和恐慌的的根本原因所在,因進口豬肉會拉低國內豬價,尤其是對養殖效率低下及養殖成本偏高的養殖戶很不利。這樣一來生豬產業鏈必將受到國外進出口產品沖擊,包括飼料原料,豬肉等肉制品在內受國際農產品市場不斷加深影響,國際市場格局一直在變,業內認為,進出口肉始終是國內豬價的不利因素,希望未來政策對進口肉問題出臺措施,進一步穩定生豬市場產業鏈。
結語:
2016年是生豬產業鏈發展關鍵的一年,政策作為行業風向標,推動規模養殖和規范養殖,需求力決定市場動力,市場又推進產業動向,“互聯網+”又加快推進生豬產業鏈發展與完善,它們環環相扣,共同決定生豬產業鏈命運,決定生豬產業鏈的發展方向。
2016年經濟新常態新模式下的生豬產業鏈將是怎樣的前景,我們拭目以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