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地產“兩成首付”重出江湖 重新擔起穩定樓市重任
2016/2/4 8:39:50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就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行調整。這是央行等部委繼“3·30新政”“2008年開始、2010年結束的“兩成首付”重出江湖,重新擔負起穩定樓市的重任。
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就個人住房貸款政策進行調整。這是央行等部委繼“3·30新政”“9·30新政”之后,在一年時間里第三次下調首付比例(詳見右圖)。
記者發現,通知規定,不實施“限購”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購買普通住房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原則上最低首付款比例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
據央視財經報道,截至2016年1月22日,全國46個限購城市,僅剩5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三亞)沒有取消限購。
二套房方面,通知顯示,對擁有1套住房且相應購房貸款未結清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購買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
政策:發力點聚焦首付比例
諸多房企和市場研究者均向記者表示,政策本身在預期之中,供給側改革大背景下,樓市去庫存在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已經被圈定為今年五大任務之一,相關政策還會不斷出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達71853萬平方米,創下歷史新高。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告訴記者,自2009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高漲帶動住房開工、施工面積大幅攀升,導致供給出現階段性和結構性嚴重過剩。庫存長期積壓嚴重威脅著經濟、金融和社會的健康、安全與發展。因此,去庫存是當前首要住房政策目標。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五大任務之一就是房地產去庫存,此時央行出臺此政策,不僅及時而且必要,對惠民生和穩增長具有雙重作用。
“當前中國住房市場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是,發展嚴重失衡,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并存。”倪鵬飛說,一線城市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價畸高;三、四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住房市場呈現階段性過剩,庫存高企,房價下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智庫總監嚴躍進告訴記者,從市場預期看,能夠較好撼動去庫存市場的絕招,只能是商業銀行貸款政策的繼續放松。“因為從很多政策看,包括住房公積金等政策,實際上都已經處于一個底部。”嚴躍進說,從降息等政策看,也基本上在一個相對寬松的區間。而商業銀行貸款的政策放松空間卻依然很大。降低了首付比例,對于購房者來說是一種減輕購房成本負擔的表現。
業內人士認為,從中國實際情況看,中國住房貸款首付比例政策比較審慎,首次購買住房的商業性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25%,在國際上也處于合理且較為審慎的水平;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為40%,存在一定的下調空間。以前過于嚴格的以單純抑制房地產過熱為目標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適應當時控制房價上漲的需要。隨著當前房地產市場進入調整期,區域分化有所加劇,上述政策已經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對部分家庭改善性購房需求產生了一定抑制,應該及時予以調整。
業內人士認為,去年3月,央行在調整第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的基礎上,按照“分類指導、因地施策”的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區域性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體系,以適應各地不同情況,在實踐中取得了積極的政策效果。一線城市中,北京和上海二套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為50%、廣州和深圳仍執行70%;多數省份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統一調為40%;福建、江蘇、安徽、江西、四川等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省內部分城市的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定在45%左右,實現了省內住房信貸政策的差異化。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區域分化更加明顯,因此,房地產政策長效機制需要從各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制定住房信貸政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