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度全國電力供需狀況及2016年供需形勢預測分析
2016/2/4 8:46:0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生產消費也呈現新常態特征。電力供應結構持續優化,電力消費增長減速換檔、結構不斷調整,電力消費增長主要動力呈現由高耗能向新興產業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生產消費也呈現新常態特征。電力供應結構持續優化,電力消費增長減速換檔、結構不斷調整,電力消費增長主要動力呈現由高耗能向新興產業、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用電轉換,電力供需形勢由偏緊轉為寬松。
2015年,受宏觀經濟尤其是工業生產下行、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轉型升級以及氣溫等因素影響,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0.5%、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1.4%、40年來首次負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導致黑色金屬冶煉和建材行業用電同比分別下降9.3%和6.7%,兩行業用電下降合計下拉全社會用電量增速1.3個百分點,是第二產業用電量下降、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兩行業帶動全社會用電增速放緩的影響明顯超過其對經濟和工業增加值放緩產生的影響,這是全社會用電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經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比重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比重同比分別提高0.8個和0.6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0.9和0.6個百分點,反映出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效果明顯,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拉動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正在從傳統高耗能產業向新興產業、服務業和生活用電轉換,電力消費結構在不斷調整。全年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年底發電裝機達到15.1億千瓦、供應能力充足,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提高到35.0%;火電發電量負增長、利用小時降至4329小時。全國電力供需進一步寬松、部分地區富余。
展望2016年,預計宏觀經濟增速總體將呈現穩中緩降態勢,電力消費增速將維持低速增長;全年新增裝機1億千瓦左右,預計年底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6.1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進一步提高至36%左右;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富余、部分地區過剩。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進一步降至4000小時左右,加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下調、部分省份大用戶直接交易操作過程中降價幅度較大,都將是大幅壓縮煤電企業利潤的因素。
一、2015年度全國電力供需狀況
(一)電力消費減速換檔、消費結構不斷調整、消費增長主要動力轉化,電力消費反映經濟新常態特征
2015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5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5%,增速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5.7%,比“十一五”時期回落5.4個百分點,電力消費換檔減速趨勢明顯。2015年電力消費增速放緩是經濟增速放緩、經濟結構優化等必然因素和氣溫等隨機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相互疊加的結果。分析具體原因:
一是宏觀經濟及工業生產增長趨緩,特別是部分重化工業生產明顯下滑的影響。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房地產市場低迷,鋼鐵、建材等部分重化工業行業明顯下滑,如粗鋼、生鐵、水泥和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3%、3.5%、4.9%和8.6%。二是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影響。國家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工業轉型升級取得成效,高新技術行業比重上升,高耗能行業比重下降,單位GDP電耗下降、電能利用效率提升。三是氣溫因素影響。大部分地區冬季偏暖、夏季氣溫偏低,抑制用電負荷及電量增長。四是電力生產自身耗電減少的影響。全國跨省區輸送電量增速大幅回落、線損電量同比下降3.7%,火電發電量負增長導致火電廠廠用電量增速回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