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產能過剩引發價格下滑 3至5年再退出產能5億噸
2016/3/1 8:50:3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面對煤炭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整體陷入虧損困境的現實,分析人士指出,煤炭行業去產能乃大勢所趨,政策將進一步推進去產能,比較而言,盈利能力相對較強的大型煤炭上市公司面對煤炭價格持續下跌,行業整體陷入虧損困境的現實,分析人士指出,煤炭行業去產能乃大勢所趨,政策將進一步推進去產能,比較而言,盈利能力相對較強的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產能過剩引發價格下滑
產能嚴重過剩加上進口煤沖擊,導致煤價出現斷崖式下跌,下跌貫穿了2015年全年。數據顯示,環渤海動力煤指數由2015年初的525元/噸降至年底的375元/噸,降幅達28.6%。2015年全國煤炭產量36.8億噸,高于國家能源局核定的合法產能34億噸/年。
產能過剩所引發的價格下滑,導致春節長假后北方港口貨源供應依然偏緊。安迅思調研顯示,目前北上拉煤船只主要集中在神華黃驊港和天津港碼頭,上周在黃驊港拉5200大卡以下的煤要等約一周;而到其他港口拉市場煤的船只相對較少,2月26日在秦皇島港錨地的煤船僅31艘,環比1月減少一半。
過剩產能導致行業盈利下降,進而引發企業新建產能的意愿大幅下降。據煤炭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前11個月,90家大型煤炭央企利潤合計51.3億元,同比下降9.7%。在此背景下,目前新建產能基本停滯,中期內不會形成新的產能沖擊煤炭供需格局。
針對行業不利形勢,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上半年相關政策頻出,具體措施包括發布《煤炭經營監管辦法》、《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資源稅改革以及核實產能查處超產。同時,各地方也出臺一系列對煤炭企業減負措施,包括山西省暫停征收礦山轉產基金、陜西省對運煤車輛減半征收高速公路費等。
政策逐漸向去產能靠攏
申萬宏源報告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來煤炭脫困會議級別之高、政策出臺頻率之密集均超市場預期,但最終收效不佳。這些政策主要集中于遏制煤炭行業超產和給煤炭企業減負兩方面,雖然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煤炭企業經營壓力,但產能過剩問題未獲有效解決,而且,減負措施降低了行業邊際成本,使價格進一步下跌。
“2014年密集出臺的煤炭脫困措施沒有顯現成效,主要原因是沒有抓住去除煤炭產能這個根本問題。不過,最近有關煤炭業的政策已從為企業減負向去產能靠攏了。”卓創資訊煤炭行業分析師劉冬娜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煤炭業去產能是指一些成本高、綜合實力弱、煤質差,虧損嚴重的企業永久退出市場,或一些煤質好但規模較小的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但目前來看,上述兩種去產能情況還未真正出現。”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