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降到30美元 部分油田虧得一塌糊涂
2016/3/18 8:50: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 “截至今年2月,由于油價的原因,吉林油田虧損10.1億元�!�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石油集團生產經營管理部總經理蘇俊在全國兩會人大分組小組討論上透露。上述“截至今年2月,由于油價的原因,吉林油田虧損10.1億元。”3月14日,全國人大代表、中石油集團生產經營管理部總經理蘇俊在全國兩會人大分組小組討論上透露。
上述消息正好印證了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在3月9日政協經濟組的討論中對媒體的忠告,不要說中國是低油價的最大贏家。
中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同時,供需缺口也越來越大,原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至2015年已超過60%。因此,國際油價波動對中國經濟產生的沖擊和影響也不斷上升。
中國是石油進口大國,國際油價從130美元/桶降到30美元/桶,從簡單的數學理論來看,這的確是件大好事,用老百姓的話說是:給我們省下了不少錢。
但是,長期的低價徘徊,對國內的原油生產企業來說,影響也是相當深遠的。
低油價對中國是雙刃劍
“前段時間媒體在討論:油價下跌,中國是大贏家。”李毅中,這位從石油戰線走出來的工信部原部長對現行國際油價有自己獨到的看法,“最好不要這樣說,首先中國不是大贏家;其次,這樣說容易造成諸如沙特阿拉伯、俄羅斯等產油國的反感�!�
“說中國是大贏家的原因之一是鐵礦石、石油等國際價格下跌,而中國是大量進口,省下的錢不是小數目。”李毅中反問,這個錢是轉化成了利潤還是GDP?可能很多都被淹沒了。
“前幾年,外媒說國際油價的暴漲是中國需求增長拉動的,現在說國際油價暴跌也是中國需求不足造成的,可事實并不是這樣的。”李毅中稱,雖然中國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了,但中國進口石油還在大幅增加,因此,國際油價無論是漲還是跌,主要因素都不在中國,不要給中國亂扣帽子。
“油價下跌對中國來說是個雙刃劍。首先,中國的石油工業受到了很大的擠壓�!崩钜阒幸宰约涸浽谑蛻鹁的工作經歷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全世界每桶油的成本是不一樣的。10多年前,我到沙特、阿聯酋、伊拉克訪問時,每桶油的成本是2美元,現在雖然沒有那么低了,但也不到15美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