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前景預測
2016/4/10 10:30:2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根據 《 “十二五”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到 2015 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 1 萬億元。到 2020 年,智能制造裝備業將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建立完善的智能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根據 《 “十二五”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規劃》 ,到 2015 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 1 萬億元。到 2020 年,智能制造裝備業將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導產業,建立完善的智能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 3 萬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 60% ,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在未來 5 至 10 年的時間里,中國智能制造裝備行業增長率將達到年均 25%。
中國智能裝備制造業產值
中國自動化市場將由 2012 年的 344 億美元(約合 2,135 億人民幣),增長至 2016 的 625 億美元(約合3,876 億人民幣)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6% 。自動化作為智能化的重要領域之一,其設備及服務的應用市場增長趨勢無疑也反應了整個智能制造應用市場的廣闊前景。
中國自動化應用市場規模及增長
2014 年 2 月,密歇根大學從美國智能制造產業目標市場的角度,對包括中國在內的 19 個國家的智能制造市場增長潛力、開放程度、市場規模、基礎設施和國家風險等指標進行分析和對比,結果顯示中國市場處于開放程度較高、增長速度較快的象限。
主要國家智能制造市場潛力比較( 2014 )
注釋:1、排序不包含美國; 2、智能制造市場潛力排序具體參數參考
中國制造業產能巨大,存在強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將為設備和軟件行業帶來機會,機器人、傳感器、工業軟件、 3D 打印等都蘊含百億甚至千億的市場容量。
1、機器人
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數據顯示, 2014 年全球機器人銷量增長 27% 至 22.5 萬臺,中國市場銷量增長 54% 至 5.6 萬臺,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其中,國內企業銷售 16,945臺,比上年增長 77% ;外資企業在華銷售約40,000 臺,較上年增長 47% 。在過去十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32% ,2013 年、 2014 年分別達到 45% 、 54% 。
目前機器人在汽車行業應用最為廣泛,國內汽車行業機器人市場約 400 多億元,汽車以外的一般制造業需求大約 200 億。未來,汽車行業應用增長速度趨緩,而其他如電子電氣、化工、生化制藥等行業的機器人需求則成倍增長。 預計到 2020 年國內機器人市場將達到 2,000 億元,其中,一般制造業 1,400 億,汽車 600 億 。
除了工業機器人,由于中國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原因,服務機器人的市場空間正在逐步打開。根據市場調研, 2012 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07.3 億美元,預計 2012-2017 年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 17.4% ,到 2017 年達到 461.8 億美元,行業空間巨大。國際機器人聯盟( InternationalFederation of Robotics )預測認為, 2013-2016年全球估計會有 2,200 萬個人或家用機器人的銷量。其中家用機器人約為 1,550 萬臺,銷售額達 56 億美元。 IFR 認為,隨著云機器人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輔助機器人將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將在 2020 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計 416 億美元的新興市場。中國作為機器人主要市場和后來者, 市場容量和增速都值得期待。
2、傳感器
傳感器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社會發展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并在工業自動化時代扮演更加重要角色。 美國光電產業發展協會 (Optoelectronics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預測,智能傳感器的國際市場銷售量將以每年 20% 的高速度增長。國內物聯網應用正在全面深化,工業界也在考慮把智能傳感器引入工業生產中,利用它的數據采集優勢,打造高度自動化的生產模式。
據統計,至 2015 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或將達到 7,500 億元,傳感器產業將從中直接受益。 2010 年,中國傳感器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收入 500 萬元以上)實現銷售收入約 440 億元。據估計,此后中國傳感器市場將穩步快速發展,在物聯網市場規模大幅增長的動力之下, 2015 年中國傳感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200 億元以上。 未來五年, 預計食品、 物流、汽車、煤礦、安防等領域對傳感器的需求出現飛躍。
3、3D 打印
據中國 3D 打印技術產業聯盟數據, 2014 年全球 3D 打印市場規模約 40 億美元,預計 2018 年將增長至 125 億美元。在中國 3D 打印市場規模及預測方面,艾媒咨詢( iiMedia Research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 3D 打印市場規模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2014年中國市場規模約 47 億人民幣,有望在 2018年達到 200 億。
2015 年約 22萬臺 3D 打印機將被出售至全球各地,總價值量達到 16 億 ,與 2014 年相比,這代表了 100%的銷售量增長和接近 80% 的銷售額增長。但是,這并不會實現“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工廠”的愿景:盡管 3D 打印可以被視作是“下一次工業革命” ,但是真正的革命是針對企業市場,而非個人用戶。
4、工業軟件
工業軟件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支持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軟件,包括計算機輔助制造( CAD ) 、供應鏈管理( SCM ) 、制造執行系統( MES ) 、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PLM )等。另一類是工業產品內的嵌入式軟件,植入到工業產品中,以實現各種裝備、機器和系統運行的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應用軟件,以研發設計類、生產調度類、經營管理類、市場營銷分析類軟件的深度應用為特征。
數據顯示,2014 年全球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為 3,1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5.5% 。中國工業軟件市場增長迅速, 2014 年市場規模突破 1,0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16.9% ,特別是軌道交通、航空航天、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對工業軟件市場規模的增長形成帶動。未來,隨著國家做出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軟件市場將快速升溫,工業大數據和工業云將是應用發展的熱點。
2015年上半年跨國制造企業布局中國市場案例
智能設備應用行業滲透率( 2015 )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智能硬件具備隨時隨地接入網的能力,極大擴展和豐富了智能硬件產品的功能。同時,中國已形成包括創客空間、 硬件代工、 云計算服務、 芯片及零配件生產、 整體解決方案、渠道、應用程序開發、眾籌等較為完善的生態圈。2013 年以來,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智能硬件市場快速增長,智能硬件從小眾人群的玩具走向更廣闊的消費級市場。
2013-2017 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
2012-2017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2012-2017 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
2012-2017 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
注: 1 ) 智能可穿戴設備指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進行智能化設計、開發出可以穿戴的設備總稱,如眼鏡、手套、手表、服裝及鞋等。
2 )智能家居使指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與影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繼承, 構建高效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管理系統, 提升家居安全性、 便利性、 舒適性、 藝術性, 并實現環保節能的居住環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