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2016/4/15 11:04:4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現狀分析 消費大環境仍較為低迷。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CPI同比上漲1.4%,較去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消費實際增速9.3%,較去年同期下滑0一、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現狀分析
消費大環境仍較為低迷。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7%,較去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CPI同比上漲1.4%,較去年同期下降0.6個百分點;消費實際增速9.3%,較去年同期下滑0.7個百分點。2016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較去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1-2月CPI同比上漲2.0%。較去年同期增長0.9個百分點;消費實際增速8.2%,較去年同期下滑1.4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消費景氣度仍然不高。
2001-2016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速
2001-2016年中國CPI累計漲幅
服飾、服裝類零售增速均較去年有所回落,仍在低位徘徊。2015年限額以上批零企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9.8%,較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長9.3%,較去年同期下降1.5個百分點。2016年1-2月限額以上批零企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4%,較去年同期下降0.7個百分點,其中,服裝類零售額同比增長8.1%,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服飾/服裝類零售額增速仍在低位徘徊。
2001-2016年中國限額以上批零服飾類零售額累計增速
2001-2016年中國限額以上批零服裝類零售額累計增速
服裝類零售未有明顯復蘇,增速中樞在0附近,且價格壓力較大。2015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3%,增速較2014年下滑1.3個百分點;2016年1-2月份受需求不振及春節提前因素影響(節前集中銷售季較15年同期減少10天),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5.5%,增速較2015年1-2月份下降11.9個百分點。五十家重點零售企業數據與百家趨勢一致,1-2月份服裝類零售額同比下降5.5%,增速較2015年1-2月份下降11.7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服裝類零售未有明顯復蘇,月度數據有一定波動,但增速始終在0附近徘徊,并且受前幾年價格漲幅過大及終端不景氣等影響,近年來零售價格壓力一直較大,15年以來零售價格同比一直處于下滑階段。
2011-2016年中國50家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當月增速
2011-2016年中國100家零售企業服裝零售額當月增速
2007-2016年中國100家零售企業服裝類零售量及零售價增速
受制于出口及國內終端消費,紡織品需求仍較為低迷。2015年,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出口1095和174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和-6.4%,紡織品服裝出口合計同比增長-4.9%。16年1-2月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出口155和24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6.7%,紡織品服裝出口合計同比增長-15.7%。外需仍在下滑,而國內終端消費需求也未有明顯復蘇,紡織品整體需求仍然較為低迷。
2002-2016年中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億美元)及增速
2015年1、2月內棉價格下跌1.5%/0.7%,3月略微反彈0.1%,4月下跌0.3%,5月/6月均下跌0.4%,7月/8月分別下跌1%/0.5%,9月/10月繼續下跌0.4%/0.2%,11月/12月內棉價格繼續下跌0.6%/0.3%。16年內棉價格繼續下跌,1月/2月/3月分別下跌2.2%/3.2%/3.0%,,跌至11000-12000元/噸的區間內。15年1-4月內外棉價差維持在2000-2500+元/噸,5月/6月維持在1800+元/噸,7月收斂至1700+元/噸,8月內外棉價差略有擴大至1900+元/噸,9月收斂至1706元/噸,10月-11月維持在1500+元/噸,12月收斂至1312元/噸。16年1月內外棉價差為1065元/噸,2月繼續收斂至870元/噸,3月維持在811元/噸。
2016年4月11日鄭棉價格出現企穩反彈,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受拋儲預期推遲及新疆兵團惜售導致,短期而言,若拋儲預期落地持續推后,棉花現貨價格不排除存在階段性結構上漲的可能性,品級間價差將拉大,但考慮到國儲棉儲備量較大,拋儲的實施預期使棉花現貨價格形成趨勢性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預計反彈空間有限。整體而言,拋儲的最終實施,或將對棉價造成緩慢下行的壓力,內外棉價格正逐步接軌,但出于對國儲棉品級不高的考慮,預計棉價出現暴跌的可能性不大,棉花品級間的價差拉大。
2003-2015年中國328級中棉價格指數
2007-2016年中國內外棉價差
由于2015/16年度的全球棉花消費量的下調只部分抵消了產量的調減幅度,USDA下調全球棉花期末庫存(-0.7%)。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2016年3月份全球棉花供需數據,預計2015/16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182萬噸(-1.1%);消費量2378萬噸(-0.3%);期末庫存2250萬噸(-0.7%),庫存消費比為94.6%。預計中國棉花產量518萬噸(持平)、消費量697萬噸(持平),期末庫存1405萬噸(持平),庫存消費比為202%。供需格局及美元因素導致棉價不具備大量級反彈的基礎。受到種植面積及產量下降的影響,棉花增量供給(產量)有所下降,但高庫存導致棉花存量供給仍然龐大,并且需求端相對疲軟,全球庫存消費比達94.6%,目前棉價還不具備大量級反彈的基礎。
全球棉花供求格局
月份期初庫存產量進口國內消費出口期末庫存庫存/消費2015年7月2415.872426.76741.352491.64741.352354.4794.49%2015年8月2410.432372.98752.022496.21751.592290.2591.75%2015年9月2414.782367.54745.492469.87745.922313.5493.67%2015年10月2433.942337.93744.622444.39744.4232995.28%2015年11月2437.22299.9747.92429.6747.92309.995.07%2015年12月2438.82258.1769.72425.3769.72272.993.72%2016年1月2440.12211.2785.32415.5784.92239.692.72%2016年2月2442.32207.3763.82386.3764.42266.194.96%2016年3月2442.32182.1760.32377.8759.9225094.63%美國棉花供求格局
月份期初庫存產量進口國內消費出口期末庫存庫存/消費2015年7月91.44315.70.2281.65235.1491.44111.99%2015年8月80.56284.780.2280.56217.7267.4983.78%2015年9月80.56292.40.2280.56222.0869.6786.48%2015年10月80.56290.440.2280.56222.0867.4983.78%2015年11月80.6289.10.280.6222.167.583.75%2015年12月80.6283.70.280.6217.765.381.02%2016年1月80.6281.70.278.4217.767.586.10%2016年2月80.6281.70.278.4206.878.4100.00%2016年3月80.6281.70.278.4206.878.4100.00%中國棉花供求格局
月份期初庫存產量進口國內消費出口期末庫存庫存/消費2015年7月1456.14587.86125.19751.151.091416.95188.64%2015年8月1456.14566.08125.19740.261.091406.07189.94%2015年9月1457.01566.08125.19740.261.091406.94190.06%2015年10月1478.79550.84125.19729.384.351421.09194.84%2015年11月1478.8544.3125.2718.54.41425.5198.40%2015年12月1478.8529.1119.8707.64.41415.7200.07%2016年1月1478.8518.2119.8707.64.41404.8198.53%2016年2月1478.8518.2108.9696.74.41404.8201.64%2016年3月1478.8518.2108.9696.74.41404.8201.64%二、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2016年1-3月,休閑服裝板塊走勢強于大盤和紡織服裝行業主版塊,2月因春節效應,成交量顯著提升。2014-2018年預計中國成人服飾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9%,到2018年,我國成人服飾市場規模將達到14,675億元。其中,休閑服裝涵蓋的品類和所適用的場合最為廣泛。,款式設計和渠道依舊是休閑品牌服裝發展主線。從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來看,休閑裝市場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休閑服裝市場起步較晚、成熟度低,競爭激烈,國內休閑裝市場的自主品牌、港資品牌與國際品牌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目前行業呈現出向優勢休閑裝品牌集中的趨勢。業績增長應側重品牌產品品類的擴展與創新,在渠道方面打通線上線下,降低門店經營成本的前提下,提供優質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體驗。
2、2020年女裝市場有望超過萬億。據預測,至2018年國內服裝零售額將達到2.1萬億元。按照中國女裝消費占比在未來5年內提升5個百分點,女裝、男裝、童裝分別為58%、32%、10%的銷售額占比估算,2018年國內女裝銷售額有望達到1.26萬億元,對應年復合增速約8.5%,高于服裝整體零售市場增速。
3、2015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0.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6%)。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38773億元,比上年增長33.3%。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424億元,增長31.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0.8%;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349億元,增長42.4%。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40.8%、21.4%和36.0%。以上數據充分說明在消費水平提升的同時,“互聯網+”概念的深入,促進電商與實體零售融合,革新傳統經銷路徑,催生產業創新,以拓展和推動消費內容與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4、服裝行業各細分市場洗牌加劇,服飾行業已經從機會導向變成現在的能力導向,我們看好公司在積極迎合消費升級、專注產品與品質驅動;適時調整內部結構,投入O2O運營模式;能夠實現互補并購并完成產業轉型的行業龍頭企業。
5、男裝品牌因為市場占有率較高,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品牌企業在謀求產業革新的過程中,側重渠道的拓展和創新;休閑服裝板塊作為一塊新型板塊,市場上升空間巨大,潛力無限。同時受到國外快時尚品牌的沖擊,競爭壓力與市場占有率都有待提升,企業在謀求保持主業穩增長的同時,擴展題材概念,互通上下產業鏈,打造大生態圈;女裝品牌市場處于緩慢出清的狀態,部分業績不理想的品牌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并購、借殼等方式完成企業轉型,行業龍頭逐漸凸顯行業地位,在產品品類和品牌推廣擴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不可替代的特點。
6、2015年,由于全球經濟弱勢,國際市場需求不足、中國傳統競爭優勢進一步弱化、貿易摩擦有所加劇等因素導致出口形勢不佳,訂單量下滑,一方面是受全球經濟疲軟,需求弱勢,尤其是占我國紡織服裝行業出口比重近30%的歐盟和日本經濟不振影響,我國訂單大幅減少;另一方面也有訂單國際轉移的因素。由于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價格優勢減弱,部分海外訂單向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人力成本更低的新興經濟體轉移,服裝行業尤其明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