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垃圾發電行業現狀分析及投資規劃發展研究預測
2016/6/6 10:23:4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1. 空間有限結構轉變 行業維持高增速垃圾發電即垃圾焚燒發電,是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增速放緩,整體空間有限,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仍處于快速增長的時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垃圾處理方式的結構在發生大的轉變,許多填埋1. 空間有限結構轉變 行業維持高增速
垃圾發電即垃圾焚燒發電,是生活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市場增速放緩,整體空間有限,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仍處于快速增長的時期,其主要原因在于垃圾處理方式的結構在發生大的轉變,許多填埋處理量將逐漸被焚燒方式所替代。
1.1 生活垃圾處理整體市場空間有限
1.1.1 城鎮化速度放緩致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減速
隨著我國城鎮化程度的增加,城鎮人口數量和占比持續增長,2014 年城鎮常住人口達到 7.49 億,城鎮化率達到 54.77%。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的城鎮化率維持在每年1.0%到1.5%的速度增長。隨著城鎮化程度的推進,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也逐漸增長,2007 年至 2014 年間,城鎮垃圾清運量年復合增速達到 2.3%。近五年內,平均每人產生垃圾的量維持在 0.65 千克/天的水平左右。
2007-2014年我國城鎮人口數量以及城鎮化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07-2014年城鎮垃圾清運量以及人均每日垃圾產生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我國城鎮化率將在 2020 年達到 60%,假設 2020 年總人口保持 2014 年底的水平 13.68 億,城鎮人口將超過 8.2 億,垃圾產生量超過 1.95億噸,未來每年復合增長率約 1.5%,生活垃圾產生量增長有逐漸放緩的趨勢。
1.1.2 無害化處理率整體已近飽和但個別地區仍有缺口
無害化處理率在過去的幾年增速驚人,2015 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到 92.5%,較 2007 年提高了 30 個百分點,目前絕大多數垃圾都已經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無害化處理率已接近飽和,個別地區如北京 2015 年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到99.6%,已經達到完全飽和狀態。我們預計未來全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以每年一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小幅增長。
2007-2014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量以及無害化處理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但個別地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仍有缺口,主要是一些垃圾產生量基數較大的省份,如廣東省雖然無害化處理率已經達到 86%,但缺口仍有 300 萬噸,以及垃圾處理發展較為緩慢的地區,如黑龍江、吉林和甘肅三省無害化處理率都在 60%左右,尚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因此雖然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在全國整體已接近飽和,但部分地區仍有快速擴張的機會。
2014 年各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缺口及無害化處理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2 填埋方式弊端漸顯,垃圾焚燒潛力凸現
1.2.1 寸土寸金,焚燒處理更受地方政府青睞
生活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有填埋、焚燒和堆肥三種,垃圾發電即是其中的焚燒處理方式。
填埋:將垃圾埋入指定地點并以防泄漏、平整、壓實等后期處理方法進行處理。通常會有處理氣體、滲濾液以及防止污染地下水的配套設施。
焚燒:焚燒垃圾中的有機物并減少垃圾體積,焚燒爐可將可燃廢料轉化為灰燼、蒸汽及氣體。焚燒產生的灰燼多為固體殘渣或微粒形式的非有機物。焚燒廠將產生的廢氣排入大氣之前須將其中的氣體污染物及微粒去除,余下殘留物可用作建筑材料等其他用途或可填埋處理。焚燒過程中產生的熱能可用于發電。
堆肥:將垃圾疊成一堆,使其在 70℃恒溫下發酵,垃圾中的微生物會將有機物分解為蓋土或堆肥,垃圾將變成衛生無臭的腐殖土。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流程: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生活垃圾處理三種方式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垃圾填埋容易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且填埋場用地長達幾十年無法使用,相比之下焚燒方式更為清潔環保。堆肥項目處理規模較小,并不是主要的處理方式。垃圾焚燒方式的最大優點在于占地面積小,處理相同規模的垃圾占地只需要填埋方式的十分之一,目前一二線城市地價飆升,寸土寸金,很多地區的垃圾填埋場庫容已經接近極限,而開設新的垃圾填埋場又要耗費大量的土地資源,焚燒方式更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加之我國環保方向在由“無害化”向“資源化”發展的過程中,焚燒之后產生的熱能可以供暖,也可以發電,更符合未來發展的需求。
1.2.2 垃圾焚燒在各地均有空間,年復合增速可達 14%
雖然國內生活垃圾處理市場整體空間有限,但垃圾焚燒項目仍有較廣闊的空間。目前填埋方式依舊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使用最多的方式,從 2007 年至 2014 年,填埋方式處理量累計增長 40.76%,年復合增長率 5%,增速較為平緩,而焚燒方式處理量累計增長 271.4%,年復合增長率 20.62%,持續維持高速增長。
填埋與焚燒兩種方式垃圾處理量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一二線城市垃圾焚燒項目進入快速擴張階段,部分城市將逐步以焚燒取代填埋的方式。以成都市為例,成都市目前日產垃圾 1.2 萬噸,其中 6300 噸垃圾通過焚燒方式處理,焚燒占比已超過 50%,2016 年處理量為 2400 噸/天的萬興環保發電項目將投運,未來還有四個垃圾焚燒項目在籌建中,2018 年將實現全市“零填埋”。我們預計縮減填埋項目占比,進一步增加焚燒項目占比將成為一二線城市的趨勢。 而三四線城市以及一些縣級市開始嘗試推進一些小的垃圾焚燒項目,預計在積累一些經驗之后開始發展較大規模的焚燒項目,這類項目一般都分為兩期甚至多期,地方政府會在一期項目運營后根據實際效果確定之后項目的建設節奏。目前這些地區焚燒項目所占比例很小,市場空間很大。
因此,我們認為近三年垃圾焚燒快速發展的區域向城鎮人口較多的三四線城市轉移,這些地區市場空間大且垃圾供應量充足,垃圾焚燒項目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經濟較為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較為短缺的沿海城市仍將提升焚燒項目占比,“零填埋”將成為這些地區的趨勢。
焚燒占比高的地區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或面積較小地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焚燒占比低且城鎮人口較多的地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截止 2014 年,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焚燒方式處理量占比為 32.51%,我們預計未來兩三年還將是垃圾焚燒行業的高速發展時期,焚燒方式處理量占比將在 2018 年底超過50%。保守估計 2018 年底垃圾清運量 1.9 億噸,無害化處理率 95%計算,焚燒方式處理量將達到 9025 萬噸,較 2014 年末增長空間約 70%,年復合增速達到 14%以上。
2. 熱值更高規模更大 項目運營效率提升
垃圾熱值直接影響到焚燒后的單位垃圾發電量,而垃圾的熱值也與垃圾中各類有機物機物所含熱值與所占比例有關。一般來說,塑料含有的熱值最高,而生活垃圾中的塑料主要來自于包裝物。雖然在 2008 年實行限塑令之后一次性塑料包裝物的使用率有所降低,但熱值同樣較高的紙質包裝袋使用率大幅提升,而包裝垃圾的包裝物依舊采用塑料袋,因此垃圾的熱值基本上并沒有因此下降。
生活垃圾中各種廢棄物熱值: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不同城市生活垃圾組分以及熱值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