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乘用車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2016/7/15 10:53:3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國內乘用車2015年銷量突破2100萬輛,同期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到15萬輛,占比低于 1%,乘用車未來市場空間遠大于商用車。短期來看,在限牌城市免費牌照供給的驅動下,乘用車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長期來看,因乘用車不同于商用車(客車與專用車),國內乘用車2015年銷量突破2100萬輛,同期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到15萬輛,占比低于 1%,乘用車未來市場空間遠大于商用車。短期來看,在限牌城市免費牌照供給的驅動下,乘用車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長期來看,因乘用車不同于商用車(客車與專用車),其消費品屬性更強,經濟性因素對于消費者是否選擇新能源乘用車的決策,作用相對于商用車弱很多,行業長期成長高速增長將更多依靠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使用習慣的逐步養成。
乘用車為消費品,消費習慣養成更為重要
2015 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分別達到 20、16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3 倍,行業雖然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但對比超過 2100 萬輛的乘用車市場來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低于 1%,替代之路才剛啟動,潛在空間巨大。參考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的發展目標來看,2020 年滲透率將達到 5%左右。考慮到國內人均收入的持續提高,乘用車銷量未來仍將保持 5%以上的年均增速,預計 2020 年國內乘用車年銷量將突破 2600 萬輛,對應新能源乘用車有望達到 130 萬輛以上, “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速超過 50%。
2020 年乘用車年銷量將突破 2600萬輛,新能源乘用車空間巨大
因主要限牌城市每年新增牌照數量較少,而購車需求持續增長,二者矛盾日趨突出。以搖號為唯一方式的北京個人小客車中簽率長期低于 0.2%以下,采取搖號與競拍兩種方式并行的上海,2016 年 4 月車牌競拍價格已經達到 8.5 萬元,且中標率也僅僅只有 4.6%,表明即使消費者愿意出高價購買車牌,仍然只有極低的概率獲得牌照。
北京市個人小客車號牌搖號中簽率長期在0.2%以下
上海市2016年車牌價格高達8.5 萬元,且中標率僅 4.6%
在 6 個主要限購城市中,無論是競拍或是搖號獲得牌照的概率均極低,對于剛需人群來說,選擇新能源汽車(免費提供牌照)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從 2015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區域分布來看,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廣州及天津等6 個主要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售占比接近 80%,也表明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才剛啟動,受到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尚不完善,續航里程仍需進一步提升等因素制約,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消費習慣還未養成,當前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啟動主要依靠免費牌照支持。
2015 年原限購城市乘用車銷量占比接近 80%
從 6 個主要限牌城市年牌照發放量來看,合計規模達到 70 萬個左右,從北京市對新能源乘用車牌照發放規劃來看,其計劃 2015-2017 年分別針對新能源乘用車發放 3、6、6 萬個免費牌照,2016 年將實現翻倍增長,其余城市此前也提出了新能源車的比例,大多在牌照總量的 20%左右。但我們認為,雖然限購城市均提出了新能源乘用車牌照數量,但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尤其是行業處于起步階段的近兩年),一旦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車牌照發放接近既定限制,在不突破總量的情況下,適當調整新能源乘用車與傳統燃油車之間的牌照比例將是大概率事件,進而可確保新能源乘用車 2016-2017 年間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年產量有望分別達到 35、60 萬輛,同比增長 70%、35%。
6大限牌城市年新增小客車牌照數量約 70萬個
參考關于消費者是否選擇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影響因素調查問卷結果來看,消費者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的疑慮主要集中于充電不便、續航里程短、價格偏高等因素。
充電不便、續航里程過短及售價過高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消費習慣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 30%建設補貼力度下以及其它配套支持政策帶動下,預計 2016 年充電樁建設進度將進一步加速,參考 2020 年建設規劃來看,預計 2018 年前后國內充電樁保有量有望達到 150-200 萬根左右,基本能夠實現 1:1 的標準樁車比,將大大提升用戶充電便利程度。
2017 年底樁車比有望接近 1:1的標準水平
對于續航里程過程過短的難題有望隨著電池能量密度逐漸提升而逐漸得以解決。2015 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所用三元電池單體行業平均能量密度約160-170Wh/Kg,參考此前提出的 2020 年電池單體 300Wh/Kg 的能量密度目標值來看,預計 2018 年前后行業平均電池單體能量密度有望達到230-240Wh/Kg 左右,較目前水平提升 40%以上。
2018 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將較目前提升 40%以上
參考國內主流純電動乘用車續航里程來看,比亞迪 E6 與騰勢兩款車型續航里程已經達到 300 公里,北汽新能源 EV200 續航里程也已經達到 200-250 公里,續航能力稍差的江淮 iEV4 與北汽新能源 EV160 續航里程也達到 150 公里左右,平均下來基本純電動車型續航里程基本在 200 公里左右。
目前國內主流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達到200 公里左右
綜合來看, 2018 年前后充電、續航里程、售價過高等問題都將逐漸得大幅緩解,同時各地針對新能源汽車的不限行、過路費減免等路權政策逐漸落地,將進一步加速消費習慣形成。全球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正在逐漸提升,消費習慣的逐漸養成將帶動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由牌照驅動走向內生增長, “十三五”期間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將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 2020 年產銷量有望突破 130 萬輛,較 2015 年同比增長 5 倍以上,并具備超預期的可能。
新能源汽車專用號牌有望加快不限行等路權政策落地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有望達到 130 萬輛左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