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儲能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規模預測
2016/8/24 10:33:0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 年我國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 量分別為 7157.77 和 7276.10 億 Kwh,同比增長 7.47%、5.01%,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增 速僅為 0.52%。2016 年 1-4 月我國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量增速更是分別達到 102015 年我國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 量分別為 7157.77 和 7276.10 億 Kwh,同比增長 7.47%、5.01%,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增 速僅為 0.52%。2016 年 1-4 月我國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量增速更是分別達到 10.05%和 9.47%;占全社會用電總量比例進一步提升至 12.45%和 13.09%。目前,國內日峰谷差最大 時間段一般出現在夏季,以北京、天津和河北地區電網為例,峰谷差率已經超過 30%。儲能系統的應用可在用電低谷時儲存電能,并在用電高峰釋放電能,從而實現有效削峰填谷 的目的。從而緩解國內用電高峰期拉閘限電、電源點在低谷時段利用率不高等問題。
我國全社會用電結構情況
削峰填谷原理圖
近年來,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深化,以 及新能源裝機成本的快速下降,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裝機規模在快速增長。截止 2015 年末, 我國風電累計裝機規模已達到 114.6GW,光伏累計裝機規模達到 43.5GW,均超額完成原 定的“十二五”末期累計裝機目標。然而,伴隨著風電、光伏裝機量的快速增長,棄風、棄光現象也越發嚴重,2015 年末我國風電棄風、光伏棄光平均比例分別為 15%和 10%左右。其 中,作為新能源裝機重要基地的三北地區限電問題尤為突出。
2016 年 5 月初,國家能源局下發《2020 年燃煤發電企業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指標》征求意 見稿,其中擬要求到 2020 年,國內煤炭發電企業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需達到 15%的水 平。而 截至 2014 年底國內“五大四小”發電集團火電裝機總量約為 525GW,占全國火電裝機總 量的 57%左右。然而,主要火電集團中只有國電集團達到了 15%的要求,同時,考慮現階段 市場中主流的非水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等年利用小時數均低于火電機組利用小時數,如果 從發電量角度進行考核,非水可再生能源機組裝機規模占比應遠超 15%的發電量占比。如再 加上非火電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投資與電站運營需求,我國風電、光伏年新增裝機量仍將維 持高位。如不能緩解日益高起的棄風、棄光比例問題,將對國內能源結構的調整規劃,造成制約。
我國風電裝機量及增速
我國光伏裝機量及增速
截止 2015 年,國內從事電力儲能項目設備及總包前五名的企業分別為比亞迪、大連融科、萬向集團、南都電源以及中航鋰電。從競爭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廠商占據明顯優勢,其中,比亞迪為鋰離子電池儲能項目建設的龍 頭企業、大連融科則專注于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南都電源在保持鉛蓄電池行業龍頭的同時, 也在積極開拓鋰電池能項目。
中國儲能前十大企業技術情況
而在已建成儲能項目方面,我國比較重視根據不同儲能 技術特點進行搭配式儲能單元的建設,從而驗證各類儲能技術在調頻、調峰、并網等方面的 應用特點與前景。我國已建成的儲能項目包括張北一期風光出示范項目、中廣核祁連微網光 儲項目、國網揚州智谷光儲項目、南網風光儲變電站項目、延慶新能源產業基地智能微電網 儲能項目等。
國內主要儲能項目情況(不完全統計)項目名稱建成日期
根據 CNESA 統計,2015 年我 國新增儲能項目 28 個,裝機規模約為 37.5MW,較 2014 年新增項目數量和裝機規模有所 減少。截止 15 年底,我國已經累計完成儲能項目建設 118 個,累計裝機規模達 105.5MW, 占全球儲能項目總裝機的 11%,2010-2015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10%,其中,鋰離子電池、 鉛蓄電池、液流電池和超級電容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分別為 69.63MW、15.83MW、13.72MW 和 6.33MW,占比分別為 66%、15%、13%和 6%,從已裝機項目規模來看,鋰離子電池儲 能在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主流技術。
從應用領域來看,在國內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可再生能源并網、電力輸配和調頻輔助服務用 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占比分別為 56%、35%、7%和 2%,應用于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和可再生 能源并網領域的儲能項目占比高達 91%。從 項目數量來看,應用于國內分布式發電及微網、 可再生能源并網、電力輸配調頻輔助服務用儲能項目數量占比分別為77%、16%、6%和1%。
中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情況
2015 年中國儲能項目各技術占比情況
2015 年中國儲能裝機各應用領域占比
2015 年中國儲能項目各應用領域數量占比
根據我國現階段儲能領域發展和未來需求情況來看,未來我國儲能領域需求將主要集中在可 再生能源并網和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兩大領域。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預測,到 2020 年我國儲能裝機規模(不包括抽水蓄能)有望達到 14.5 – 24.2GW。其中,可再生能源并網 裝機需求約為 5.4 – 9.0GW、分布式發電及微網儲能需求在 8.0 – 13.5GW、調頻輔助儲能 需求約為 1.0 - 1.2GW、延緩輸配擴容儲能需求為 0.1 – 0.5GW。
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儲能行業裝機占比情況與目前已投運項目結構相當;儲能項目平均利用小時數為 4 小時;3)儲能項目建設采用全新設備。按照 CNESA 裝機規模預 測,預計 2016-2020 年我國儲能行業投資建設規模在 1400 – 2300 億元之間,年均投資規模約為 280 – 460 億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cidr@chinaidr.com。 -
- 熱點資訊
- 24小時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