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合成樹脂市場回顧及2016年展望
2016/9/23 10:28:03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我國合成樹脂新增產能主要來自聚烯烴,其中聚乙烯(PE)新增產能60萬噸/年,聚丙烯(PP)新增產能110萬噸/年。新建裝置多采用煤制烯烴(CTO)和丙烷脫氫(PDH)工藝,因此非石腦油基路線產能占比由2014年的25.9%提升至2015年,我國合成樹脂新增產能主要來自聚烯烴,其中聚乙烯(PE)新增產能60萬噸/年,聚丙烯(PP)新增產能110萬噸/年。新建裝置多采用煤制烯烴(CTO)和丙烷脫氫(PDH)工藝,因此非石腦油基路線產能占比由2014年的25.9%提升至2015年的30.0%。
2015年,國內五大合成樹脂總體需求增速約為5.6%,各產品需求增減不一。其中,房地產行業低迷拖累聚氯乙烯(PVC)和可發性聚苯乙烯(EPS)的消費,尤其是東北地區房地產的不景氣更大地影響EPS消費(東北為EPS外墻保溫的主要消費地),PVC表觀消費基本保持2014年水平,EPS表觀消費則明顯低于2014年;受益于包裝行業的穩定發展及聚烯烴應用領域的拓展和對其他材料及廢舊塑料的替代,PE和PP表觀消費保持了較高增速增長;小家電的發展及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與共聚PP價差的縮小推動了ABS消費增長,增速約為6.4%。預計2016年我國合成樹脂產業將迎來又一輪擴能高峰,超過500萬噸/年的新增產能將加劇國內市場競爭;受全球經濟穩步增長和國內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的影響,國內合成樹脂需求增速將小幅回落;受原油價格缺乏上揚動力影響,聚烯烴價格仍存在下行風險,毛利基本保持上年水平或略低。
1 2015年我國合成樹脂市場回顧
1.1 生產狀況
2015年,受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影響,國內多套非石腦油基新建項目延后,五大合成樹脂擴能速度明顯低于預期,新增產能僅為173萬噸/年,不及2014年新增產能的三分之一。受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年初新增產能釋放的影響,2015年國內五大合成樹脂產量約5 3 2 6萬噸,同比增長1 1 . 8 %。其中,P E產量1 3 8 5萬噸,同比增加7 . 8 %;P P產量1 5 7 9萬噸,同比增長1 3 . 5 %;PVC產量1 609萬噸,同比減少1.7%。
1)PE
截至2015年底,我國PE生產企業近30家,生產能力合計為1 511萬噸/年,較上年增加60萬噸/年,新增能力來自于年初投產的蒲城清潔能源全密度聚乙烯裝置和年底投產的神華陜西低密度聚乙烯(LDPE)裝置。分產品來看,LDPE產能增加30萬噸/年至219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HDPE)沒有新建裝置,產能仍保持在585萬噸/年;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含全密度聚乙烯)產能增加30萬噸/年至707萬噸/年。2015年國內PE產量約為1 385萬噸,較上年增加100萬噸,同比增幅達7.8%。
從生產企業結構來看,PE產量仍然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3%和31%左右。但兩大集團占比呈下降趨勢,與2014年對比,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產量占比分別下降2.5和3.4個百分點。
從生產工藝路線看,來自CTO工藝路線的產量進一步大幅提升,在國內總量中的占比較2014年提高6.8個百分點,達到10.9%。
2)PP
2015年,隨著江蘇揚子江石化和神華陜西新建裝置的先后投產,國內PP產能增加70萬噸/年至1 964萬噸/年。受上年及本年新建產能釋放影響,PP產量達到了1 579萬噸,較上年增加188萬噸,增幅高達13.5%,明顯高于產能增幅。
從生產企業結構來看,PP生產仍集中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41%和21%左右。但隨著西部煤炭企業轉向煤化工和東部沿海地方企業的發展,與2014年相比,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的PP產量占比已分別下降4.0和1.6個百分點。從生產工藝路線看,近兩年新建裝置主要來自CTO工藝和PDH工藝,兩種工藝路線的PP產量迅速增加,2015年分別達到242萬噸和116萬噸,在全國總產量中的占比較2014年分別提高7.3和0.6個百分點。
3)PVC
我國PVC產業已進入嚴重的產能過剩狀態,在低價格市場情景下,西北地區PVC生產企業擁有發電和自備電石等成本優勢,企業利潤仍然得到保障。處于西南、華中及華北地區的企業則無成本優勢,在西北低價貨源沖擊下,被迫采取檢修停產來規避風險。受國內房地產低迷拖累和出口受阻的影響,國內PVC裝置平均開工負荷下降,產量僅為1 609萬噸,同比減少1.7%。
我國PVC以電石法工藝為主,裝置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2015年,新疆和內蒙古PVC產量仍位居全國前兩位,分別達353萬噸和34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1.9%和21.2%;其次為陜西、天津和山東,產量分別為131萬噸、121萬噸和100萬噸,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8.1%、7.8%和6.2%。
近年來,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兩大集團停止了PVC產業的發展,只有齊魯一家PVC生產企業,產能為60萬噸/年,而2015年產量不到23萬噸。可見,國內PVC生產企業所有制形式已多元化。
1.2 貿易狀況
2015年,合成樹脂價格大幅下跌,新料與回收料價差明顯縮小,導致在下游消費領域回收料使用比例下滑。由于新料替代回收料促使新料需求量增加,因此即使在國內五大合成樹脂產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進口量仍較2014年增加2.9%達1 8 0 8萬噸。分產品來看,P E進口大幅增加,PVC進口基本保持2014年水平,其他三種產品進口同比減少,具體呈現以下特點。
1) 進口主要來自周邊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省的進口進一步下降,來自東盟的進口持續增加。
2015年,在我國五大通用樹脂的進口量中,來自亞太地區的進口量約1 04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57.7%,比2014年增加68萬噸,占比與2014年基本持平。
近年來,受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影響,日、韓、臺地區合成樹脂工業發展放緩,尤其是日本,部分裝置關停。2015年,從日、韓、臺地區進口的合成樹脂僅579萬噸,較2014年減少10萬噸,同比下降1.7%。
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促進了東盟國家對我國合成樹脂的出口。2015年,來自東盟的五大合成樹脂進口量約365萬噸,較2014年增加18萬噸,同比增幅達5.1%。
2)中東地區已成為我國聚烯烴主要進口來源地
中東地區擁有廉價資源,大力發展石化產業,尤其是聚烯烴產能增長迅猛。其產品成本競爭力強,近年來對我國的出口呈增長態勢。2015年,我國自中東進口聚烯烴產品共計630萬噸,同比增長8.2%,約占我國聚烯烴進口總量的42.7%。
我國自中東進口的聚烯烴主要來自沙特、伊朗、阿聯酋、卡塔爾和科威特。2015年,自沙特進口的聚烯烴約235萬噸,較2014年下降2.9%,但仍高于其他中東國家;來自伊朗的聚烯烴較上年增加14萬噸,增幅最大,達到8.9%。
分品種來看,2015年,我國自中東進口PE 516萬噸,約占PE進口總量的52.3%,較2014年提高0.7個百分點;進口PP 114萬噸,約占PP進口總量的23.3%。其中伊朗、沙特和阿聯酋已位居我國PE進口來源地的前三位;沙特位居我國PP進口來源地第三位。
3)PP進口結構趨向于高端化
2015年,我國進口PP 488萬噸,較2014年減少近15萬噸。其中,共聚PP進口量約149萬噸,在PP進口總量中的占比較2014年提高2.7個百分點。
4)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主要進口地仍為廣東省,但比例逐年下降
2015年,我國五大通用合成樹脂進口集中在廣東、浙江、上海、山東、江蘇五省市,進口量均在150萬噸以上,合計占全國總進口量的80.5%。廣東省塑料加工業發達,合成樹脂進口量多年位居全國榜首。2015年,該省五大合成樹脂進口量增至568萬噸,占全國進口總量的31.4%,超過第二大進口省份浙江省約250萬噸。浙江省也是我國塑料加工大省,2015年其五大合成樹脂進口量增至313萬噸,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7.3%。
5)一般貿易比例小幅提高,來進料加工貿易比例略有下降
2015年,我國五大合成樹脂進口貿易方式中,一般貿易進口量達到1 027萬噸,在全國總進口量中的占比升至56.8%,較2014年提高4個百分點;來進料加工貿易的進口量進一步降至606萬噸,占比降至33.5%,較上年下降了2.6個百分點。
6)進口價格小幅下滑
2015年,受原油價格一路下滑影響,五大通用合成樹脂進口總金額降至2 5 5 . 2億美元,較2014年減少15.2%;平均進口單價為1 460美元/噸,較2014年下跌185美元/噸,跌幅為11.2%,低于合成樹脂價格同期跌幅,說明進口產品中高端產品占比在不斷提升。
7)PVC出口減少,由凈出口再次回歸凈進口
2015年,受印度對華實施PVC新反傾銷稅大幅提升稅額和俄羅斯受低油價拖累經濟下滑的共同影響,我國PVC出口約88萬噸,較2014年減少30余萬噸,由凈出口再次回歸凈進口。
1.3 消費狀況
2015年,我國五大合成樹脂表觀消費量約6 960萬噸,同比增長5.5%,其中,PE表觀消費量約2 344萬噸,同比增長8.0%;PP為2 047萬噸,同比增長9.0%;PVC為1 614萬噸,同比增長0.3%。五大合成樹脂消費仍保持較高增速,主要原因如下。
1)合成樹脂原料對廢舊塑料回收料的取代
2015年,受原油價格低位運行等因素影響,合成樹脂價格較2014年下跌15%以上,導致合成樹脂原料與回收料價差進一步縮小,下游行業更多地采用合成樹脂新原料取代廢舊塑料回收料,促進合成樹脂需求增幅較大。同年,我國廢舊塑料進口量約735.5萬噸,較2014年減少10.9%。
2)國內消費穩定增加
2015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其中,大部分與石化相關的產品產量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如汽車產量為2 483.8萬輛,同比增長2.7%;彩色電視機產量16 206.7萬臺,同比增長7.1%。
3)包裝行業發展及包裝方式改變
2015年,國內與聚烯烴包裝袋、包裝容器及包裝膜息息相關的商品產量穩定增加,如初級形態的塑料產量7 691.1萬噸,同比增加10.5%;合成洗滌劑產量1 264.4萬噸,同比增長4.3%;農用氮磷鉀化肥(折純)7 627.4萬噸,同比增長7.3%。另外,包裝的精細化和小包裝化已成為當今包裝業發展趨勢,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包裝材料需求增長。
4)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交易呈爆發式增長。2013年,國內快遞量為91.9億件,是2006–2010年5年總和的1.2倍,2014年繼續大幅增至139.6億件,同比增幅高達51.9%。2015年1–11月同比增幅雖較2014年有所回落,但也達到48.1%,快遞量增至182.4億件,參見下圖�?爝f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塑料包裝膜的消費增長。
2008-2015年來我國郵政快遞量變化趨勢
另外,互聯網+模式的發展也在拓寬合成樹脂的應用領域,如透明PP在快餐速遞領域的應用推動了PP需求增長。
5)出口小幅增長
2015年,我國塑料制品企業進出口貿易較為活躍,全年塑料制品出口量達到1 432.9萬噸,同比增長3.4%,出口增長促進了聚烯烴的消費增加。
1.4 價格分析
2015年,國內合成樹脂價格呈先漲后跌走勢,2季度在原油價格止跌反彈和東北亞及國內裝置集中檢修的影響下,合成樹脂價格出現一輪上漲行情,價格達到年內高值。下半年,隨著原油價格下跌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內合成樹脂價格呈一路下滑走勢,到年末已較年內高值下跌20%以上,尤其是PP新增產能較多,對市場沖擊較大,價格下跌最為明顯,其中拉絲級PP價格跌幅高達30%。
從全年平均價格來看,LDPE平均價格(下同)為10 408元/噸,同比下滑14.4%;LLDPE為9 415元/噸,同比下跌16.5%;HDPE為10 146元/噸,同比下跌16.3%;拉絲級PP為8 081元/噸,同比下跌26.7%;共聚PP為8 777元/噸,同比下跌24.5%;GPPS為9 774元/噸 ,同比下跌20.4%;ABS為11 574元/噸,同比下跌19.5%;PVC為5 780元/噸,同比下跌13.1%。2 2016年我國五大合成樹脂市場展望
2.1 供需趨勢
在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大量資本外流以及金融市場波動幅度加大的背景下,2015年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的經濟增速下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低值,尤其是俄羅斯和巴西,以能源出口為主的經濟體經濟持續疲軟。在全球財政緊縮普遍減緩和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的環境下,2016–2017年全球經濟將穩中回升。
據預測,全球GDP增速將由2015年的3.1%提高到3.4%。其中,美國GDP增速將由2015年的2.5%增至2016年的2.6%,歐元區經濟繼續復蘇,GDP增速將由2014年的1.5%提高到1.7%。目前,我國經濟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嚴重、新增投資后勁不足及行業發展不均衡等問題,2016年經濟結構調整將進一步深入,預計GDP增速將由2015年的6.9%進一步回調至6.5%~7%。
2.1.1 供應預測
2016年,我國聚烯烴產業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擴能高峰,預計新增產能517萬噸/年,其中PE新增181萬噸/年,PP新增336萬噸/年。新建裝置于2015年底投產,60萬噸/年的聚烯烴產能也將在2016年釋放。估計2016年國內聚烯烴產量將大幅增加,增幅在10%左右。產能的大幅增加和釋放,將進一步加劇國內低端聚烯烴市場的競爭。
2.1.2 需求預測
2016年,在全球經濟增速有望略有回升、我國經濟運行穩中趨緩的背景下,預計合成樹脂相關行業發展趨勢及需求將穩中趨升,仍將有較好增長。
1)包裝業
包裝業是合成樹脂的最大應用領域。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糧油及食品更多地采用小包裝,加大了對包裝材料的需求。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食品加工的年增長率可望超過12%。未來產品小包裝化是支撐包裝材料需求增長的有力因素,農副產品加工也將推動塑料包裝需求增長。
但隨著包裝企業擴能步伐減緩,未來包裝行業的發展增速也將有所放慢。從對材料的需求看,針對商品不同的包裝要求,包裝行業將開發新型復合包裝產品,進一步延伸包裝工業產業鏈,優化產業結構,從而對包裝材料尤其是樹脂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2)農業
我國人口多、人均耕地少,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增速持續偏低。受播種面積限制,農膜使用量增速一直保持在5.5%左右,預計未來農膜對合成樹脂的需求將保持在5%以內的增速。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及養殖技術的提升,帶動了養殖膜及養殖箱的消費,進而促進合成樹脂需求增長。
3)建筑業
2010年以來,國內房地產投資增速不斷下滑。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已由2010年的33.2%下滑至1.0%,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也同比減少14.0%。房地產行業的不景氣,嚴重影響國內塑料管和異型材生產企業的生產,削弱建筑行業對聚烯烴產品的需求。象,表現在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不斷提升,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累計值也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2016年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長28.2%,房地產新開工施工面積累計同比增長13.7%。
4)汽車業
2015年,我國汽車產量為2 483.8萬輛,同比增長2.7%,比上年同期降低4.4個百分點。2016年,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汽車產業政策仍將繼續以調整車型結構和改善市場環境為主,對市場需求的拉動作用較弱。
5)電子電器業
由于我國大家電普及率較高,大家電的發展趨緩,受房地產疲軟拖累,2015年大家電行業發展增速進一步放緩。與此同時,由于小家電新產品不斷涌現,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未來智能化是家電行業發展的一大特點,新產品的研發將推動家電行業的升級和轉型發展,同時商品房銷售面積的不斷增加也利好大家電。預計2016年國內主要大家電產量保持緩慢增長,小家電產量和品種將保持較好發展態勢。
綜上所述,預計2016年我國五大合成樹脂需求增速將達5.0%,其中PE需求增速將達7.3%,PP需求增速將達7.0%,聚苯乙烯需求增速將為–0.9%,PVC需求增速將達1.6%,ABS需求增速將達3.6%。
2.2 價格及毛利預測
預計2016年國際原油價格仍將低位運行,布倫特原油年度均價較2015年將下跌15%左右。受全球經濟穩步增長和國內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的影響,國內合成樹脂需求增速將小幅回落。
2015年多套非石腦油路線聚烯烴新建項目延后,2016年將迎來又一輪擴能高峰,預計新增產能接近520萬噸/年,將加劇國內聚烯烴市場競爭。受原油價格缺乏上揚動力影響,聚烯烴價格仍存在下行風險,毛利基本保持上年水平或略低。綜合原油價格走勢、國內外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國內合成樹脂供需情況,預計2016年國內合成樹脂價格仍有下行風險,整體年度均價較2015年下跌4.5%左右。
從毛利和不同工藝路線產品競爭力來看,全球資源相對較為充裕,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基本保持2015年水平。國內新增產能較多,尤其是PP,對市場沖擊較大。原油價格仍保持低位,石腦油路線聚烯烴產品將保持一定競爭力。
2016年全球經濟有望擺脫低迷態勢逐步向好,國內仍處于產業結構調整期,經濟增速將進一步回落,在去產能化和節能環保的大環境下,化工市場的競爭格局和產品需求升級都將帶來產業的巨大變化。
從合成樹脂產業來看,多套PDH和CTO等路線新建裝置投產時間延后將導致2016年我國聚烯烴產業面臨大量擴能;從需求層面看,受宏觀經濟及下游行業發展影響,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原油價格仍將低位運行,從成本上不支撐合成樹脂價格上揚,2016年合成樹脂價格仍有下行風險。原料多元化以降低原料成本、研發新產品及差異化生產將是合成樹脂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