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國食用油行業供需現狀回顧及市場投資前景空間分析
2016/9/28 10:57:52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近年來,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技術發展較快,但整體而言在低端市場產品同質性較明顯、技術含量偏低;此外,我國油脂加工設備制造業還存在諸如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產品中精品少等問題,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裝備的機電一體化水近年來,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技術發展較快,但整體而言在低端市場產品同質性較明顯、技術含量偏低;此外,我國油脂加工設備制造業還存在諸如企業數量多、規模小、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企業產品中精品少等問題,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主要體現在裝備的機電一體化水平低、油脂深加工裝備開發能力不足、大型關鍵技術裝備依靠進口及裝備工程化和成套性有待提高上,這些因素制約了我國植物油加工業技術水平的提升。生產環節的同質化特點,導致該環節企業對上游原料供應商和下游品牌客戶的議價能力偏弱。
市場競爭方面,在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傳統品種領域,以益海嘉里和中糧集團為代表的行業巨頭在下游控制了品牌小包裝油的大多數市場份額,在上游掌握了大豆、棕櫚油等主要原料的來源,在中游則掌握了70%以上的大豆壓榨產能,對國內的食用植物油行業形成全面控制之勢。在一線城市市場,國內中小企業很難在主流食用油品種上與領先者競爭;但在二、三線城市乃至縣鄉市場,一些中小企業、地方品牌則擁有一定的品牌、渠道和配送優勢,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
在玉米油、葵花籽油、茶籽油等新興油品領域,伴隨普通油向健康油的升級換代,以山東三星集團、西王集團、佳格、湖南金浩為代表的一批中小型油企,通過在健康油細分領域加大投入,大力發展自有品牌的小包裝油,取得較好效果。例如,在中國食用油大部分為外資主導的格局中,健康油中成規模生產的玉米油卻出現了中國企業占主導的局面,山東三星集團已經處于這一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2014年山東三星集團食用玉米油產量為9.98萬噸,占中國總產量的44.2%,其旗下“長壽花”自有品牌與“金龍魚”、“福臨門”三者合計占據中國小包裝玉米油69%以上的市場份額。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改善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人們更注重健康消費,對動物油脂消費越來越少,植物油消費逐年增加。顯示我國食用植物油行業未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中經先略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食用油市場產銷形勢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2015年1-12月全國食用植物油產量為6734.24萬噸。其中,天津食用植物油產量為761.93萬噸,占全國食用植物油產量的11.3%,成為全國食用植物油產量最高的地區。
2010-2015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食用植物油產量前十的省市分別是天津、湖北、山東、江蘇、廣東、河南、廣西、湖南和黑龍江、遼寧。各省市產量依次是761.93萬噸、745.33萬噸、694.17萬噸、603.16萬噸、512.80萬噸、436.19萬噸、333.77萬噸、319.66萬噸和253.50、240.79萬噸。
2015年我國食用植物油產量排名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5年1-12月我國農產品進出口額1875.6億美元,同比減3.6%。其中,出口706.8億美元,同比減1.8%;進口1168.8億美元,同比減4.6%;貿易逆差462.0億美元,同比減8.7%。
2015年1-12月,我國食用植物油進口839.1萬噸,同比增6.6%,進口額59.9億美元,同比減15.1%;出口13.7萬噸,同比增1.2%,出口額1.9億美元,同比減7.6%;貿易逆差58.0億美元,同比減15.3%。其中,棕櫚油進口590.9萬噸,同比增11.0%;豆油進口81.8萬噸,同比減28.0%;菜油進口81.5萬噸,同比增0.6%;葵花油和紅花油進口65.1萬噸,同比增43.1%。
2010-2015年我國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年份食用油產量出口量:萬噸進口量:萬噸消費量:萬噸2010年3916.099.58826.24732.712011年4331.9112.43779.85099.282012年5176.1810.119606126.072013年6218.6111.68922.17129.032014年6534.1313.5787.37307.932015年6734.2413.7839.17559.64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2010-2015年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走勢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