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國建筑鋼材市場發展狀況分析
2016/9/30 10:39:06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打印】【關閉】
核心提示:2015年,建筑鋼材市場依舊深陷行業的寒冬難以脫身。在過去的一年里,鋼材市場頹勢難振,下游行業投資出現大幅下滑,上市鋼企紛紛出現嚴重虧損,新環保法的實施以及供給側改革,更是對鋼廠的生存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全國主導城市三級大螺均價最高點、最低點2015年,建筑鋼材市場依舊深陷行業的寒冬難以脫身。在過去的一年里,鋼材市場頹勢難振,下游行業投資出現大幅下滑,上市鋼企紛紛出現嚴重虧損,新環保法的實施以及供給側改革,更是對鋼廠的生存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全國主導城市三級大螺均價最高點、最低點及價差
單位:元/噸
時間均價最高點均價最低點高低點價差跌幅2011年52074421-78615.1%2012年45343545-98921.8%2013年40043416-58814.6%2014年35312758-77321.9%2015年27631819-94434.2%從上表中可看出2015年的建筑鋼材走勢延續了2011以來的震蕩下跌趨勢,年內均價高低點價差達944元,跌幅至34.2%,創下五年來最大的跌幅紀錄。鋼價頻頻跌破底線,再難復當初風光姿態。
而自2011年來,我國鋼鐵行業利潤率也呈曲線下滑之勢,從圖表中可看出,我國去年鋼鐵行業出現全面虧損,銷售利潤率為-2.23%,上市鋼企預虧損超10億者達十五家,酒鋼以69.6億元虧損額成為去年的虧損王。
2001-2015年鋼鐵行業利潤率
盡管2015年是建材市場十分艱難的一年,但在漫漫熊市中,卻依舊有曙光初現——供給量首現回落。
自2007以來,2015年建筑鋼材的產量首次出現負增長。本年全國建材產量約為35173萬噸,較去年減少1564萬噸左右,降幅達4.26%。今年建材產量減少的幅度雖不是很大,但一改往前的增長勢頭,開啟下行模式。對嚴重產能過剩的建材行業來說,無疑是利好的。
2007-2015年建材產量
此次建材產量的下降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第一,市場壓力。現鋼鐵行業如此低迷,多種鋼材產品身處供大于求的窘境,建材鋼材這種普碳鋼材也不例外。在高虧損的盈利壓力下,部分鋼企生產方向出現調整,建材軋線的檢修力度較往年來看,明顯增加。第二,行業壓力。本年國家多次提出的環保問題,無疑是鋼鐵行業的一記重錘。環保問題重視程度逐步加大,對鋼鐵行業的要求同時也是進一步加深,受此影響,建材產量必將受限。同時,更重要的一點,供給側改革的提出,為后期去產能提供明確方向。本年建筑鋼材總產能也出現小幅回落。2016年整體供給將受到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問題的雙重影響,預計整體產能以及產量將有所減少,預計產能或降至4.3億噸左右。
2007-2015年建材產能變化
2015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房地產市場也是利好政策不斷,房產稅新政策推出,《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正式施行;多輪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組合發力,構建金融寬松的大環境,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二套房公積金首付連續下降;完善固定資產投資制度,合理降低投資門檻,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調整和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的通知》等等。
2015年房地產方面,一是固定資產投資中房地產占比呈現逐步下降。2015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95979億元,同比增速從年初的10.4%下滑到年底的1%。二是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穩步上揚,去庫存壓力依然較大。2015年房地產市場不論是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金額,均呈現穩步上揚勢頭。2015年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284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5%,住宅銷售面積1124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9%。不過,2015年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1853萬平方米,比2014年底增長了15.6%。三是房屋和住宅新開工面積不斷下滑。2015年全年房屋和住宅新開工面積分別為154454萬平方米和106651萬平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4%和14.6%。以上數據顯示,房地產市場銷售數據雖然良好,但其新開工數據呈現下滑,對于建筑鋼材等產品需求也相繼減少。
而基建方面,則是穩增長的重點區域。客觀地講,我國的部分基礎設施特別與民生相關的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還有很大的投資空間,比如各省“一帶一路”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跨國投資規模約524億美元。考慮到基礎設施的建設周期一般為2至4年,隨著重大工程項目逐步展開,對建筑鋼材的需求有較大拉動,但短期時間內實際改觀或有限。
從建筑鋼材市場的供需可以看出,2015年仍舊呈現出供大于求的嚴峻局面,從而導致建筑鋼材價格將繼續下跌,但受一些大事件和重要會議等的影響,也出現了幾次較大的行情波動,帶動建筑鋼材價格反彈上漲。
例1: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2015年9月3日,我國舉行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為閱兵的順利進行,8月下旬至9月上旬期間,相關地區鋼廠減產30%。9月下旬到國慶期間,距離北京100公里之內鋼廠全部停產,200公里之內減產50%,200公里之外減產30%。
此次的閱兵,一方面,對市場的供需帶來了變化。眾所周知,北京周邊省市是我國鋼鐵產量最大的地區之一,此次的停產和減產致使其螺紋鋼產量與去年同期相比驟減20萬噸,鋼價自然也會隨著供給減少而有相應的反彈。另一方面,更是提振了期貨市場的信心,從而一定程度上支撐了現貨市場。
例2:柴靜《穹頂之下》。2015年2月28日,柴靜帶著關于霧霾深度調查的《穹頂之下》紀錄片,以驚人的速度在網絡上傳播開來,更是成為誘發環保部組織檢查的重要因素之一。2015年以來多個市(區)被約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臨沂市代市長張術平被約談,而隨后臨沂市便行了“一刀切”式的環保整改。以三德為例,不得不投資2.1億元進行環保整頓,算上運營費用,噸鋼成本增加100多元。同時,規定三德沒有環評手續不能復產,致使其停產時間長達半年,經濟損失無可估量。
2016年,依舊不乏炒作熱點,例如5月份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9月初在杭州召開的G20峰會等,都將給鋼市注入“活水”。
2015年雖然建筑鋼材產量首次出現下滑,但是下游需求表現更加疲軟,且消息面對整體影響也不大,鋼市寒冬仍未過去。在這種情況下,鋼企也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進行自救。
一方面,定價模式的改變。代表鋼企有福建三寶、方大、馬鋼等。以方大為例,從最初的逢六旬度調價到現在的根據市場定價,靈活性大大增強。而福建三寶就顯得略微“絕情”,為了防止商家低價賣貨,增加了旬度前的結算價,即在本旬度開始之前出臺本旬度的結算價格,商家如果讓利出貨,只會減少自身的盈利。同時,山東地區鋼企之間的“聯合保價”也值得借鑒。在商家心態疲軟,對后市都不看好的時候,鋼企之間聯合保價,給市場重新注入活力。
另一方面,銷售模式的改變。第一,增加銷售區域,由國內轉為國外。眾所周知,沙鋼2015年的鋼材出口量680萬噸,實現銷售總額369億元人民幣,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其他鋼廠,像河鋼、永鋒等鋼廠都有一定量的出口訂單。第二,增加銷售平臺,尤其是電商,節省了中間流通成本。
但不可否認的是,2016年鋼企生存狀況依舊堪憂,其中部分電爐生產的中小型鋼企或面臨倒閉風險,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據監測其噸鋼虧損額在80-110元不等,虧損嚴重下導致鋼企資金壓力較大,后期隨著虧損面逐步擴大,資金周轉困難;第二,鋼企之間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目前大中型鋼企與中小型鋼企之間的價差較小,下游客戶由于大中型鋼企質量有保證,性價比、認可度較高,多選擇大中型鋼企的資源,導致中小型鋼企銷售量不斷降低;第三,生產的產品同質化嚴重,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而對于大中型鋼企來講,同樣面對轉型與升級的困難。綜合來看,未來鋼企依舊艱難重重,且行且珍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郵箱:[email protected]。